合同上双方落款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双方落款时间不同,则合同当事人最后一份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合同落款时间为成立时间,此时合同已经成立了,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受法律所保护。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采用合同书的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者盖章是意思一致的表现,故以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合同成立的时间。
合同双方签订的落款时间不一致的,可以根据最后一份签字盖章或按指纹签订合同的时间为成立时间。此时合同已经成立,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受法律保护。
-
合同签订时间与落款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如果双方当事人根据特定的需要,在劳动合同中对生效的期限或者条件作出特别约定的,那么当事人约定的时间或条件一旦成立,劳动合同即生效。生效时间不应早于签字时间。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生效时间的,以当事
2021.03.23 1,478 -
合同签订双方落款日期不一致
采用合同书的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签字或者盖章是意思一致的表现,故以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时间为台同成立的时间。合同双方落款时间不一致的合同有效,双
2021.01.12 751 -
合同约定的签订时间和落款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双方落款时间不同,则合同当事人最后一份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合同落款时间为成立时间,此时合同已经成立了,对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受法律所保护。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
2021.02.27 781
-
合同上双方落款时间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双方签订时间不一致,最终签订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指纹时,合同成立。依法签订的合同自成立以来生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021-12-26 15,340 -
合同抬头和落款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抬头和落款不一致的,应当先确定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具体是谁,在与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将其错误部分进行变更修正。如果无法确定签订合同的主体当事人的,该合同因此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2022-05-12 15,340 -
合同抬头和落款不一致
以您的陈述,当中可能存在一个细节问题:合同双方均为自然人(由抬头及落款均可证明),那么,合同的法律后果不能由公司承担。也许甲方是某一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其作为民事合同的主体,首先是一个自然人,除非合
2022-05-03 15,340 -
合同和上班时间不一致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针对你的情况,合同的约定是和上班时长不一致的,存在加班情
2022-03-23 15,340
-
00:47
双方离婚一方有欠款怎么办
双方离婚一方有欠款,要看该债务是否是为夫妻共同生活发展,从而欠下的债务。如果是一方因为自身发展而欠下的债务,那么另一方在离婚后就不承担这个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 如果夫妻双方离婚时,原来是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那么需要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清
1,227 2022.04.17 -
01:00
婚后双方一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婚后双方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想要离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准予离婚,待法院作出判决后双方即解除婚姻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男方想要
615 2022.04.25 -
01:16
夫妻双方一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夫妻双方中,一方不愿离婚,则另一方可以选择诉讼离婚。要求离婚的一方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依法审理离婚案件,确认夫妻双方感情已破裂调解无效后,准予离婚时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 1、夫妻一方有重婚情况或与
1,6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