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医保账户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不可以取出来。医保卡禁止套现,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违反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严禁套取现金。被查出就会被冻结,你就无法使用医疗保险了。 二、目前医保卡提现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第一种是参保人突发死亡,其继承人是可以将他医保卡里面的钱本金加利息全部提取出来,如果继承人参加了医保,可以通过转账的形式转到继承人的医保卡里。 第二种是参保人需要离开参保城市,那么必须先将医保卡停保,凭借停保证明才可以提取账户里的钱,但是如果这个人已经在其他城市参保了,就要通过转账的形式将停保的医保卡内的钱转入新账号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医保卡可以取出来,但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下三种情形可以取出: 1、医保卡使用终止,如参保人死亡,亲属可凭死亡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2、参保人移民的可以办理支取手续; 3、异地转移的,可把医保账户余额转移至新账户。
医保最主要的用途就是门诊看病付钱,还可以用这些钱在定点药店买药(非处方药物),医疗器械,体温计和血压仪等这些辅助检查设备。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违反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严禁套取现金。但是目前天津市对医保卡的规定是可以取现。
-
医保卡里面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一般来说,医保卡里的钱是不能取出来的,只能在定点医院和药店看病买药。不过,以下几种情况还是可以取的:医保卡使用终止;参保人移民;异地转移,在当地参保后,可把医保账户余额转移至新账户。
2020.03.28 606 -
医保卡里面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医保卡里的钱不能取出来,只能用于在定点医院和药店就医购药。 但是以下三种情况下,医保卡里的钱可以支取使用: 1.医保卡使用终止:如参保人死亡,亲属可凭死亡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2.参保人移民:凭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3.异地转
2020.07.15 400 -
医保卡里的钱可不可以取出来
医保卡里的钱是不可以取出来的。 一般来说,医保账户里的钱只能用于医保结算,不能直接提取。 但是如果是存在下面几种特殊情况,医保卡里的钱是可以提取出来的: 1、持卡人死亡,医保卡自然而然也就终止了。可以由其监护人或直系亲属提供相关死亡证明材料
2022.07.07 789
-
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医保个人账户,是指医疗保险机构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设立的,用于记录本人医疗保险筹资和偿付本人医疗费用的专用基金账户 一般情况下,新型社保卡内医保个账的金额不能提现,只能在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刷卡使用
2021-03-19 15,340 -
社保卡医保账户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一、不可以取出来。医保卡禁止套现,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违反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严禁套取现金。被查出就会被冻结,你就无法使用医疗保险了。 二、目前医保卡提现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第一种是参保人突发死
2022-05-15 15,340 -
医保卡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医保卡里的钱不能取出来,只能用于在定点医院和药店就医购药。但是以下三种情况下,医保卡里的钱可以支取使用: 1、医保卡使用终止:如参保人死亡,亲属可凭死亡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2、参保人移民:凭公安部门
2022-05-30 15,340 -
医保卡里的钱可以取出来吗?
医疗保险卡的资金一般不能取出,但下列情形除外:单位重复支付,劳动关系已结束;被保险人定居;被保险人死亡;农民工终止劳动关系,返回家乡;其他。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2021-12-25 15,340
-
01:04
每年280元的医保卡里有钱吗
每年280元的医保卡里一般没有钱。当拿到社保卡时,带上本人身份证先到社保卡上所开户的当地银行激活,设置自己熟悉的密码。到医院就医时当做医保卡,可以在此付款结算。但是有些在结算时还需要持种大病的绿本才能享受报销优待。如果在外地就医,提前出示社
3,705 2022.04.17 -
01:05
医保卡报销多长时间钱可以到账
医保卡报销,一般30天钱可以到账。所需报销材料如下: 1、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的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现在医疗报销的到账时间通常有
17,423 2022.05.11 -
00:56
医保卡里没有钱能报销吗
医保卡里没有钱能报销。医保卡里面没钱了并不影响医疗报销,即使医保卡内一分钱也没有,只要医保处于正常状态,是可以继续享受医疗报销的,只不过自付的部分只有通过现金支付了,而不能从医保卡中垫付。报销涉及的是统筹账户里的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
9,18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