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中的证据有时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案件中证据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具体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案件没有证据能立案的。 因为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主要是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而并不是当事人是否有证据。 法律规定法院立案的条件中并没有包括证据一项,因此,即使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证据,在满足立案条件的情况下,法院也是会立案的。
-
-
民事案件中有伪证罪吗
民事案件中不存在伪证罪,伪证罪只存在于刑事案件中。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对于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具有
2020.03.14 154 -
-
民事案件中的证据都有哪些
法院质证后,根据事实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
2022-01-30 15,340 -
民事案件中证据的运用
一是客观真实性,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 二是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
2022-05-22 15,340 -
民事案件中止后有时效么?
民事纠纷,法院中止执行是有原因的,再次申请执行必须是在中止执行的原因消除后才能提出。在中止执行的原因消除后,两年内不申请执行,法院就会不受理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关于执行中止的规定: 第
2022-07-09 15,340 -
民事案件当庭提供书面证据有效吗
可以当庭提交证据,但是否有效要看其证据是否符合以下法律规定。我国《》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证据若干规定》的第四十一条对此条作了详细解释:《民事诉讼
2022-08-24 15,340
-
00:55
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不少于30天的期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要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要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
2,871 2022.05.11 -
01:04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民商事案件包括:部分婚姻家事案件、继承案件、部分专利侵权案件、部分海事海商案件、破产案件、确定选民资格案件、与仲裁有关案件、认可和执行其他法域裁决的案件等。民商事案件一般是指,以民商事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案件或纠纷,从大民法的广义角
5,831 2022.05.11 -
00:53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主要区别有: 1、两者性质不同。刑事案件,指的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该要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它属于阶级矛盾性质;而民事案件,则主要指的是关于民事义务、权利性质的纠纷,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 2、两者适用的实体法有所
2,70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