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伤人的法律赔偿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这个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你溜狗没有过错的话,比如牵着狗绳,没有不管狗,也没有故意让他去攻击人,那你可以适当给对方一点补偿。不过你需要举证自己没有过错。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
狗咬人法律赔偿标准是什么?
如果被咬人没有故意过重大过错,应该由狗的主人进行赔偿,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至于到底赔偿多少,要进行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以及被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021.01.13 210 -
咬伤人的狗主人在法律上是否要赔偿
狗咬伤人的,狗主人要对伤者进行赔偿,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需要注意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受害人受伤的,狗主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2021.02.26 110 -
咬伤人的狗主人在法律上要赔偿吗?
咬伤人的狗主人在法律上要赔偿。除赔偿直接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误工费等其他费用;对人身造成伤残的,应根据伤残程度,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金等;致人死亡的,还有可能会涉及到救治费用、丧葬费、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
2022.03.26 170
-
2023年狗咬伤人怎么赔偿,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023年,狗咬伤人的,应这样赔偿:责任人一般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023-08-28 15,340 -
家养的狗咬伤人怎么赔偿
饲养的动物给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
2023-07-17 15,340 -
家养狗狗被别人抓伤怎么赔偿
饲养的动物给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
2023-08-19 15,340 -
家养的狗咬伤人要怎么赔偿
饲养的动物给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
2022-05-30 15,340
-
00:58
狗咬死人狗主人承担什么责任狗咬死他人,狗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狗咬死他人构成饲养动物侵权,应当符合:这里的狗为饲养的动物,是有人约束喂养的动物;狗咬人的行为是出于该动物的行为,不是出于任何人的驱使,否则可能构成刑事伤害;他人死亡的结果与狗咬人的动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757 2022.04.17 -
00:58
差价补偿是什么法律规定的差价补偿的法律规定,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当消费者发现购买的物品不是最低价时可以通过低价物品发票,像承诺差价补偿的企业要求补偿。这是一种吸引人消费的方式,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营销手段。随着市场的竞争的激励成为一种常见
16,058 2022.05.11 -
01:13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什么首先,我国法律目前并未对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做出规定。因为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结合当事人居住地的生活水平、工伤职工的工资和个人的伤残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建议当事人先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认为构成伤残的,可以再进一步申请伤残等级的评定。具体伤残等
4,0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