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合同担保物变更应当怎样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质押合同担保物变更,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另外签订质押合同,重新建立质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二十五条【动产质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第四百二十七条【质押合同】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 第五百四十三条?【协议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主合同变更担保责任分配情况如下: 一、如果变更经过了保证人同意的,则保证人仍然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 二、如果变更未经过保证人同意,变更后的主合同减轻了债务的,则担保责任仍然由保证人承担。 三、如果如果变更未经过保证人同意,变更后的主合同加重了债务的,则变更后保证人不对加重部分承担担保责任。
有以下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
主合同变更后担保合同怎么处理
主合同的变更,需要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在未取得保证人的同意下,则该变更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可以不再承担主合同的保证责任,如果主合同变更后保证人担保的责任变轻的,保证人仍然需要承担变更后的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原合
2022.04.12 301 -
主合同变更后担保合同怎么处理
主合同变更后担保合同也会受到影响。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就无效。
2021.02.15 130 -
怎么变更抵押物合同
抵押物合同的变更要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经、债务人及抵押人三方(抵押人为债务人时为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协议。 2、抵押合同变更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3、合同变更应到时的登记管退导部门进行重新登记。
2021.04.03 211
-
主合同变更质押担保是否变更
1、主合同变更对担保效力的影响在保证制度中已有所反映。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
2022-10-18 15,340 -
主合同变更后担保合同应该怎样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了主合同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可能分为3种情况: 1、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保证人被免责。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
2022-10-13 15,340 -
专利权质押合同变更过期应当怎么办理
变更手续:经质押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就质权人、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及数额或者质押担保的范围等内容进行变更。当事人应当于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七日内持变更协议、原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通知书和其他有关文件,向中
2022-07-01 15,340 -
主合同变更后担保合同应该怎么样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了主合同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可能分为3种情况: 1、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保证人被免责。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
2022-06-24 15,340
-
01:12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首先要有消费者中毒事实的发生,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与造成损害的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不管其有无过错。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与该餐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
2,270 2022.05.11 -
00:56
担保合同无效应该如何处理担保合同无效,要按如下情形处理: 1、主合同无效致使担保合同无效时,无论主合同无效是归责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还是双方都有过错,只要担保人没有过错,担保人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2、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没有过错的,因担保人的无效担保
906 2023.01.04 -
00:53
主合同担保无效抵押权如何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抵押权与主担保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因此也消灭。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主
616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