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参加诉讼,并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团体,包括: ( 1)人民法院; ( 2)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 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 4)其他。 在这里,注意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区别于诉讼主体,诉讼主体是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能够引起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终结的人。 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中居于重要的诉讼地位,没有诉讼主体参加诉讼,诉讼将无法进行或失去进行诉讼的意义,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对诉讼的发生、变更和终结起着决定性作用。
《民事诉讼法》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亦称“教育权利主体”、“教育权义主体”。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可以成为其自然人和法人的有: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者、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公民等。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人,所有的诉讼主体都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主体的主体身份必然包括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身份。 两者之间的区别:诉讼主体不仅在诉讼程序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而且还必须有权行使导致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诉讼行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能够成为诉讼主体的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以及经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一般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不起作用,因此他们只能成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诉讼主体,不能直接称为诉讼主体。
-
什么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诉讼参与人,包括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民事诉讼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保证民事诉讼活动合法有效地进行。
2020.01.13 258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参加诉讼,并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团体,包括: (1) 人民法院; (2)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4)其他。 在这里,注意将民事
2020.07.06 521 -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方式是什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如何理解
关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表述,理论著述是不尽一致的。有的主张当事人和法院之间指向的客体是“案件的客观事实和实体权利请求”,有的主张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指向的客体是“案件的客观事实”。根据一般的
2022-03-03 15,340 -
民事诉讼主体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人,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所有的诉讼主体都是诉讼法律关系主体,诉讼主体的主体身份
2021-10-27 15,340 -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如何认定诉讼主体
诉讼主体,又称案件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论活动,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在审判实践中,实际存在两种性质的当事人:一种是程序法上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实体法上的
2021-10-14 15,340 -
民事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民事主体是指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当事人是诉讼的主体,任何诉讼都有提起诉讼的一方和被诉人。
2021-12-01 15,340
-
00:55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
8,094 2022.04.17 -
00:57
如何民事诉讼追回欠款民事诉讼追回欠款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对于事实清楚,数额不大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2,明确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民间借贷原告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原告所在地法院是属
2,352 2022.04.15 -
01:14
如何认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包括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期间,也包括登记之后尚未同居期间,夫妻双方婚后分居期间,以及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准予离婚姻的调解或者判决尚未生
774 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