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工资包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资包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的文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包括以下部分:(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资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津贴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
工资百表里津贴补贴包括
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龄性津贴,比如工龄津贴、教龄津贴等;其他津贴。补贴主要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比如房贴、水电贴等。
2020.04.15 282 -
绩效奖金包括津贴吗
绩效奖金不包括津贴。现代企业的薪酬结构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包括在工资总额中,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绩效奖金,也称一次性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给与的一次性奖励。
2020.12.18 382 -
绩效奖金是否包括津贴
绩效奖金不包括津贴。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给与的一次性奖励,以一种劳动奖励的方式进行发放;津贴是补偿员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以一种工资补贴的方式进行发放。
2020.12.02 213
-
工资包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的文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包括以下部分:(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
2022-10-29 15,340 -
劳动法规工资包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
工资包不包括奖金津贴补贴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发布的文件《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包括以下部分:(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
2022-10-20 15,340 -
本人工资包括奖金和津贴吗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
2022-03-17 15,340 -
绩效奖金包括津贴么?
绩效奖金不包括津贴。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
2022-07-13 15,340
-
01:07
工资包括奖金和津贴吗
工资包括奖金和津贴。但是一般不包括加班费、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最低工资不包含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通过补贴伙食、住房支付或提供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收入,不得抵扣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
3,508 2022.05.11 -
01:42
补贴和津贴的区别是什么
补贴和津贴的区别区别有三个:含义、形式、性质。首先在含义上,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其次在形式上,津贴的主要形式:地区津贴;野外作
2,025 2022.05.13 -
01:04
工资7000可以拿多少生育津贴
工资7000可以拿多少生育津贴,每个地区的规定都是不一样的。生育金是按照个人工资以及缴费基数来计算的,想要知道具体金额必须要知道缴费基数。如果缴费生育津贴低于工资的,由企业承担,其计算公式为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
9,281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