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什么要件构成抢劫爆炸物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抢劫爆炸物罪: (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爆炸物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爆炸物相关的管理规定,抢劫爆炸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满足以下要件构成抢劫爆炸物罪: (一)主体要件: 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爆炸物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爆炸物相关的管理规定,抢劫爆炸物的行为。
构成抢劫爆炸物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主观为故意。
-
抢劫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抢劫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爆炸物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爆炸物相关的管理规定,抢劫爆炸物的行为。
2020.01.15 118 -
抢劫爆炸物罪具体构成要件
抢劫爆炸物罪具体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
2020.07.14 111 -
抢劫爆炸物罪由什么构成?
抢劫爆炸物罪由以下要素构成: 1、抢劫爆炸物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4、客观方面由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爆炸物抢走的行为构成。
2020.06.09 114
-
抢劫爆炸物罪构成要件什么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以火药和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和其他
2021-10-09 15,340 -
满足什么要件构成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
2022-06-25 15,340 -
抢劫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
2022-10-15 15,340 -
抢劫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抢劫爆炸物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抢走
2022-12-05 15,340
-
01:03
抢夺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分为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四个方面: 第一、主体要件,抢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意思就是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抢夺罪,成为抢夺罪的主体; 第二、主观要件,构成抢夺罪要求行
152 2022.06.22 -
01:05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怎么量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量刑标准如下: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
602 2022.10.08 -
01:27
刑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刑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适用刑事拘留的只能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2、必须要具有法定紧急情形。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犯罪后打算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的; (3)拒不告知真实姓名、地址,
3,210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