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外出学习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7即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2007)行他字第9号答复所确定的原则,适用于所有外出因工受到伤害的案件。该答复仅仅明确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需要指出,这里的外出学习,不包括脱产或不脱产学历教育学习、公派留学学习、停薪留职学习),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对于因工外出其他情况未作明确规定。因对于因工外出其他情况与外出学习仅仅是外出原因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所以,其他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他人或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死亡等的案件,亦应适用该答复所确定的原则。 2、因工外出期间在与工作无关活动中受到他人或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扩张解释有利于弥补成文法的局限,但不能没有限度任意扩张,否则就会违背法律的目的和要求。职工外出期间因从事违法行为或者完全是个人目的的行为而产生的伤害,如在探亲访友、娱乐游玩、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中受到他人或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死亡的,因所从事的活动与工作无直接和间接关系,不能再扩张解释属于“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3、职工因工长期外出,休息期间在单位为其长期安排的住所中,受到伤害的,不因认定为工伤。(2007)行他字第9号答复中对因工外出“工作原因”做了扩张解释。因此。其适用范围亦应作较为严格的限定。单位派其职工长期外出工作(如各地的办事处等),并为其解决了长期住所问题,其在单位安排的住所于休息期间受到伤害或突发疾病死亡的,不属于“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不宜认定为工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
劳动者在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的伤害能否认定工伤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个问题需要注意,这里“外出学习”一般是指用人单位安排的短期学习,不包括脱产或不脱产的学历教育学习、公派留学学习、停薪留职学习。这里“受到伤害”既适
2020.12.02 138 -
-
-
职工外出学习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呢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7)辽行他字第1号《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收悉。
2022-03-28 15,340 -
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7)辽行他字第1号《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收悉。
2022-03-19 15,340 -
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中因工作员发生矛盾升级为肢体冲突的,有可能认定为,否则不能认定工伤。
2022-09-03 15,340 -
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认定为工伤吗
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22-06-26 15,340
-
01:05
受工伤应该得到哪些赔偿受工伤应该得到以下的九种赔偿,具体如下: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
1,627 2022.04.17 -
01:09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损害他人健康故意行为称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他人的身体健康,是故意伤害罪的客体,如果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自伤行为损害社会
1,853 2022.04.15 -
01:11
工伤认定过期怎么赔偿工伤赔偿的申请程序: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不申请的话,工伤者应当在发生事故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工伤认定后,在医疗终结或者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鉴定结
7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