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合同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承揽合同的违约责任有: 1、不能完成工作或不能交付的责任。 2、迟延交付的责任。 3、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责任。 4、擅自更换材料或修理物零部件的责任。 5、保管不善的责任。 6、对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负责。 7、违反保密要求的责任。 8、承担连带责任。 9、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七百八十一条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合理选择请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七百八十四条承揽人应当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以及完成的工作成果,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百八十六条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有: 1.标的质量的责任,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应当按质论价; 2.标的数量的责任,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的数量少于合同规定,定作人仍然需要的,应当照数补齐,补交部分按逾期交付处理; 3.包装定作物的责任,未按合同规定包装定作物,需返修或重新包装的,应当负责返修或重新包装,并承担因此而支付的费用。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主要有标的质量的责任、标的数量的责任、包装定作物的责任。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应当按质论价。
-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
1、标的质量的责任; 2、标的数量的责任; 3、包装定作物的责任;4.未按合同规定交付标的的责任;5.不妥善保管或擅自调换定作人所提供的原材料等物的责任。合同一旦违约是要承担责任的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应
2021.02.13 201 -
承揽合同的主要违约责任有哪些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有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修理、重作、减少报酬等等。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六条规定,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或者技术要求不合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定作人。因定作人怠于答复等原因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七百七十七条规
2021.04.05 137 -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内容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有: 1、标的质量的责任,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应当按质论价; 2、标的数量的责任,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的数量少于合同规定,定作人仍然需要的,应当照数补齐,补交部分按逾期交付处理; 3、包
2021.02.04 134
-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包括哪些?
承揽合同违约责任主要有标的质量的责任、标的数量的责任、包装定作物的责任。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同意利用的,应当按质论价。
2021-08-11 15,340 -
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承揽人的违约责任有:标的数量的责任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的数量少于合同规定,定作人仍然需要的,应当照数补齐,补交部分按逾期交付处理,少交部分定作人不再需要的,有权解除合同,因此造成的损失由承揽人赔偿。未
2022-06-10 15,340 -
定作人违反承揽合同应承担的责任有哪些?承揽人违反承揽合同的责任
无论是承揽人还是定作人,违反承揽合同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1)承揽人的违约责任。承揽人的违约责任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承揽人不能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或不能在约定时间内交付该工作成果的,应
2022-02-14 15,340 -
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应承担哪些违约责任
加工承揽合同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关系,承揽人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工作,收取相应的对价,与此同时,如果违反合同约定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1、标的质量的责任 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
2022-05-16 15,340
-
01:30
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分别为: 1、继续履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
5,726 2022.04.15 -
01:01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关于合同的法律违约责任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若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且可以同时请求对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以保障自己的损失得到最大程度的赔偿;但是解除合同与继续履行,这两
564 2022.04.25 -
01:17
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五种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分别为: 1、继续履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为,
1,6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