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被辞退要如何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四)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五)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六)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七)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八)仲裁庭做出裁决前,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仲裁庭经审查后,认为其撤回申请成立的,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准予撤回申请决定书》;但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不影响反申请的审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无故被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试用期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或者非过失性辞退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期间被辞退的赔偿方式如下: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试用期间被辞退如何赔偿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辞退,如果是被无过错性辞退,则其在单位每工作一年,能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如果是被过错性辞退,没有补偿;如果是被违法辞退,则劳动者在单位每工作一年,能获得二个月工资的赔偿。
2020.09.17 161 -
试用期被辞退要赔偿吗?
用人单位和企业在试用期期间违反了和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要支付员工的相应的报酬的。公司强迫离职的话,可以申请赔偿。可以协商解决,按照当初签订的协议上来实施。要是遇到协商不成的情况,可以去劳动局申请受理。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2020.05.01 237
-
试用期被辞退如何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公司不能举证证明您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那么公司的解除就构成违法解除,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违法
2022-02-17 15,340 -
试用期被辞退在试用期如何赔偿
在试用期里,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
2022-05-06 15,340 -
试用期被辞退,如何讨要赔偿
在试用期里,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
2022-04-19 15,340 -
试用期内被辞退如何赔偿
首先,试用期内的工资要依法结算,因为你已经付出了劳动;在试用期内被辞退的,并不是都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1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
2022-02-04 15,340
-
01:16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因为结算的是试用期工资,当然按照试用期工资标准计算。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
1,933 2022.05.11 -
01:09
辞退试用期员工需要赔偿吗
辞退试用期员工是否需要赔偿或补偿要看辞退员工的理由是什么。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一次性支付的生活补助金。对于劳动者来说,离职后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特殊权利。赔
2,679 2022.04.17 -
01:16
试用期被辞退有补偿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属于合法解除,无需向劳动者支付有关赔偿;如果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则需要向劳动者按照经济赔偿金的标准支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59,7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