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未遂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行为的既遂或未遂方面,关键是看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侵犯财性犯罪的结果,应当以是否给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法益造成损害为标志。区分职务侵占既遂或未遂的标准就是看财产所有权是否受到侵犯,财产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到他人身上。换一句话说就是只要单位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就应当认定为该罪的既遂,而不应当考虑犯罪人员是否控制了该财物。因而简而言之就是,要认定侵占罪未遂,必须认定被侵犯的财产的所有权是否发生了转移,犯,公司、企业等是否丧失了对财产的控制。如果没有发生转移,公司、企业没有丧失控制那么就是职务侵占未遂,如果发生了转移,公司、企业失去了对财产的控制那么就是既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未遂的相关规定是:根据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功的,是犯罪未遂。实施行为的开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是行为的起点。要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入手,主观上,行为人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执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刑法中关于侵占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关于侵占罪既遂的量刑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0.11.30 117 -
侵占罪的规定是什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1.08 116 -
侵占罪的前提条件侵占罪的相关说明
合法持有他人财物是侵占罪成立的前提。侵占罪的相关说明:本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本罪的表现形式为行为人将自己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归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2020.11.30 92
-
这个侵占罪未遂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犯罪行为的既遂或未遂方面,关键是看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侵犯财性犯罪的结果,应当以是否给刑法所保护的财产法益造成损害为标志。区分职务侵占既遂或未遂的标准就是看财产所有权是否受到侵犯,财产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到
2022-06-17 15,340 -
犯罪未遂刑期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犯罪未遂没有具体量刑,参照既遂犯罪的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规定如下: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2-06-23 15,340 -
侵占罪既遂的刑法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侵占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
2021-05-07 15,340 -
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侵占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2022-03-14 15,340
-
01:15
侵占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首先,在法律上,侵占罪的定义为侵占人持非法占有之目的,将他人出于信任委托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落财物或他人的秘密的埋藏物品给占为己有,不肯退还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侵占罪将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1,154 2022.04.17 -
01:02
犯罪未遂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规定,犯罪未遂一般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针对未遂犯的处罚,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的主要特征有: 1、犯罪分
1,127 2022.04.17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
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41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