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制员工加班员工是否可以拒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加班做了明确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必须是在确因工作需要,并经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方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同时,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劳动法》第4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超过这个规定,即为违法,视情节轻重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加班应当是要得到员工同意的,所以用人单位一般是不能辞退不服从加班安排员工的。符合《劳动法》42条的情形不在此限。即: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涉及到了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可以。但是如果是: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这两种情况员工是不可以拒绝的。
-
企业强制员工加班员工可不可以拒绝
企业强制员工加班员工是可以拒绝的。加班需要得到员工同意,用人单位不能辞退不服从加班安排的员工。根据我国《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加班必须在工作需要,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经劳动者与工会协商一致,才可以适当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生
2022.04.13 1,148 -
公司强制加班员工是否可以拒绝
公司强制加班员工可以拒绝。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加班规则: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是在工会因工作需要与劳动者协商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但用人单位因下列情况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不得拒绝: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
2022.04.14 743 -
员工是否可以拒绝加班
员工可以拒绝加班的,但是特殊工种跟特殊情况下,有部分劳动者不能拒绝加班。《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企业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的,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
2020.01.13 154
-
企业强制加班,员工能拒绝吗
我国的《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加班做了明确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必须是在确因工作需要,并经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方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
2021-03-19 15,340 -
员工拒绝加班能否强制加班
若员工不同意,原则上不能强制加班,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具有充分合理性。上述法定情形是指哪些呢? 《劳动法》规定了可以强制加班的情形。 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的限
2022-04-08 15,340 -
企业强制安排安排员工下夜班,员工是否可以拒绝
单位虽然有权利根据工作需要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但是应当同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劳动者的同意。 至于白班和夜班或者三班倒这样的特殊事宜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体现。 如果没有体现即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就需要双方
2022-04-20 15,340 -
企业加班员工可以拒绝吗
我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加班: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必须在工作需要、工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才能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同时,延长工作时间
2021-11-18 15,340
-
01:11
员工有权利拒绝加班吗员工是否有权利拒绝加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的理由是不正当的,员工有权利进行拒绝,要求加班的理由是正当的,员工无权拒绝,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并且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法律对正当的加班理由是有明确规定的,存在
1,705 2022.04.17 -
01:12
企业辞退员工是否有补偿企业辞退员工不一定有补偿,需要分情况来讨论。如果员工存在过错性的行为,例如出现了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行为,这时候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地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而且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赔偿。如
1,060 2022.06.22 -
01:08
礼拜天强制让员工上班合法吗礼拜天强制让员工上班一般不合法。但存在以下四种情形的,可以强制上班:以下四种情况: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
6,76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