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新房购房定金能退,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法典规定新房购房定金能退。购买新房时双方按约履行的,定金应抵作价款或退回;因特殊情况天然要素导致不能签定生意合同的,能退定金;售房者毁约的,能退双倍定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新房购房定金是否可以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的,定金可以退回。我国法律规定: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房,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费用。
认购房屋定金能否退要看具体的情况。 1、如果是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2、如果是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3、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4、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款本金及其利息或者定金返还买受人。
-
民法典规定认购房屋定金能退吗?
认购房屋的定金是否能退,要分情况: (1)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2)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3)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
2021.01.04 133 -
规定新房购房定金能退?
退购房定金可以先找开发商协商,如果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就可以退。如果开发商不同意退的话,可以通过起诉的途径来解决。不过退购房定金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如果是开发商的自身原因,例如不具备预售许可证等问题,这是可以退定金的,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自身的违
2021.01.16 236
-
民法典规定新房购房定金能退吗
新房购房定金是否可以退,要视情况而定。 (一)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的,定金可以退回。我国法律规定: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房,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费用。因
2022-10-14 15,340 -
民法新规定购房定金能退吗
新房购房定金是否可以退,要视情况而定。 (一)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的,定金可以退回。我国法律规定: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房,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费用。因
2023-03-18 15,340 -
民法典规定认购房屋定金能退吗?
认购房屋定金能否退要看具体的情况。 1、如果是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2、如果是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
2022-07-19 15,340 -
民法典规定认购房屋定金能退吗
认购房屋定金能否退要看具体的情况。 1、如果是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2、如果是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致使
2022-05-27 15,340
-
01:39
民法典944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944条是:关于业主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的义务的规定。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如果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的规定提供物业服务的,则业主不得以其未接受或者不需要接受该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如果业主逾期
24,177 2022.05.11 -
01:00
夫妻债务民法典新规定
根据《民法典》关于夫妻债务的相关规定: 1、夫妻离婚时,其共同债务应该共同偿还,如果共同财产不足偿清或财产归双方各自所有的,则需由双方协议偿清;如果协议不成,则由法院进行裁决; 2、夫妻一方在事后追认或者夫妻双方共同签名等共同意思表示双方所
1,632 2021.03.24 -
00:47
民法典2022年离婚有什么新规定
民法典2022年离婚有以下新规定: 1、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若一方对离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内撤回离婚申请; 2、明确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3、增加了夫妻一方挥霍
1,526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