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逃跑是诈骗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欠钱跑路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为诈骗罪。 3、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追讨欠款: 第一,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即对借贷人关系明确的案件经审理后作缺席判决。缺席判决后,尽管债务人下落不明,但经债权人申请,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为债权人清偿债务。 第二,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钱后逃跑,明显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算诈骗罪。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一、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 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 二、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式,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使用无节制,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
如果是用真实身份,真实的事由进行的活动,不算诈骗行为,应该属于社会上常说的老赖,属于债权债务纠纷,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只有满足下列要件才构成诈骗罪: (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欠钱跑了构成诈骗罪吗?
欠钱的当事人逃跑的,如果其没有实施诈骗行为,则不构成诈骗罪;如果事前有非法占有目的并且实施诈骗行为的,事后逃跑了的,构成诈骗罪。犯此罪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2020.01.05 94
-
欠钱逃跑是诈骗罪吗
1、欠钱跑路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为诈骗罪。 3、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追讨
2022-12-10 15,340 -
欠钱的人逃跑是不是构成诈骗罪
1、行为人欠款后逃跑的,如果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款项后携款潜逃的,会构成诈骗罪。行为人犯此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
2022-11-10 15,340 -
欠钱人跑了是诈骗罪吗
欠账人跑了算不算诈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看是否符合诈骗的要件,如果欠账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属于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2023-05-31 15,340 -
欠款逃跑但是跑了能构成诈骗罪吗
1、行为人欠款后逃跑的,如果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款项后携款潜逃的,会构成诈骗罪。行为人犯此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
2022-11-11 15,340
-
01:08
欠钱不还可以告诈骗吗
个人借贷很少涉及刑法,一般都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属于民事诉讼,不涉及诈骗。但是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涉嫌诈骗罪: 1、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债务人涉嫌诈骗罪; 2、
750 2022.04.17 -
01:09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算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
1,714 2022.04.17 -
01:18
诈骗罪还了钱还能告吗
诈骗罪还了钱还是可以告的。还钱属于承担民事责任。刑事犯罪是国家处罚,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就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刑事责任。还了钱,是量刑情节,但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2,16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