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住房能否豁免执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唯一住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然后给当事人保留一定数额的房租,再如,唯一住房是可以豁免执行的,有几种例外情况,如,当事人唯一住房非常奢华一般来说,这是法院可以执行当事人的唯一住房,总体来说,是当事人转移完资产后仅剩唯一住房,原来的房子当事人为了躲避债务都或卖或送转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 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协助执行人。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最高法相关规定,如果执行标的是被执行人本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可以豁免执行。但并非被执行人只要仅有一套房屋,就一律停止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在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范围,法院同样可执行。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以及其家属生活必须的房屋,是不可以被执行的。此处的“必需的房屋”需要满足:1、是被执行人以及其扶养人名下的唯一房产;2、不存在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后故意转让名下房屋的情况。
-
唯一住房如何豁免执行2021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以及其家属生活必须的房屋,是不可以被执行的。此处的“必需的房屋”需要满足:1、是被执行人以及其扶养人名下的唯一房产;2、不存在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后故意转让名
2021.04.28 960 -
唯一住房如何豁免执行2022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以及其家属生活必须的房屋,是不可以被执行的。此处的“必需的房屋”需要满足: 1、是被执行人以及其扶养人名下的唯一房产; 2、不存在被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后故意转
2022.04.17 1,256 -
唯一住房如何豁免执行2021年最新
对于已抵押的“独一房”,只要涉及执行标的,无论是否“必要”,被执行人都不可能以“独房”逃避执行。然而,有几个例外。比如唯一的房子很豪华,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然后一定的租金会留给本人。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独栋房子是转移资产后剩下的唯一房子。为了
2022.04.13 2,752
-
唯一住房怎么豁免执行
唯一住房,法院可以强制执行,然后给当事人保留一定数额的房租,再如,唯一住房是可以豁免执行的,有几种例外情况,如,当事人唯一住房非常奢华一般来说,这是法院可以执行当事人的唯一住房,总体来说,是当事人转移
2022-08-22 15,340 -
唯一住房怎么能避免执行
1、我国的法律从没有规定唯一住房不能被执行。 2、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只有一处已设定抵押的房屋时,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以“以小换大、小差换好、以
2022-06-26 15,340 -
唯一住房三种情形不豁免n
唯一住房三种情形不豁免n《规定》第20条指出,在金钱债权执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执行人以执行标的系本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对被执行人有扶养
2022-03-12 15,340 -
唯一住房能否被执行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但不能就此得出“唯一住房一概不能执行”的结论。因为该司法解释第七条同时规定:
2022-01-31 15,340
-
01:04
住房能办营业执照吗
住宅房可以办理营业执照,但要满足一定条件。办个体营业执照一般都是需要商用房产或者商住房产。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取得住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
6,509 2022.05.11 -
01:12
法院是否可以拍卖唯一宅基地
按照我国当前实施的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法院是不可以拍卖唯一宅基地的。其原因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人民法院拍卖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对于农村的宅基地,当事人只有享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所以,宅基地不在法院强制执行后可以拍卖的财产范围之内
2,769 2021.04.25 -
01:00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违法的。为避税假离婚有可能涉嫌逃税,我国相关法律均明确规定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人均不得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进行偷税、漏税,以及逃避纳税义务,否则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应当被
2,804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