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非婚生子女怎么计算社会抚养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6倍至8倍征收;(二)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3倍至4倍征收;符合婚姻登记条件,在生育后3个月内补办婚姻登记手续的,免征社会抚养费;(三)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9倍至10倍征收;(四)符合再生育的规定条件和间隔时间但未经批准生育的,按计征基数的1倍征收;符合再生育的规定条件但未到间隔时间生育的,按计征基数的2倍征收;(五)不符合本条例规定再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逐胎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计算。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上述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参照婚姻子女的抚养费按照下列标准计算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标准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所以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和婚生子女的社会抚养费一样,因此他们的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级行政区规定。以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标准,如果是农村的,则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参考标准,结合个人
2021.03.29 2,090 -
非婚生子女怎样计算抚养费
婚姻关系以外的两性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的保护。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021.01.31 131 -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要怎么计算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是按照婚生子女一样索要的,可以直接向父母请求支付抚养费,父母不愿意支付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从而确定孩子的抚养费。
2021.03.20 170
-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怎么计算?
不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6倍至8倍征收;(二)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
2022-04-12 15,340 -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怎么计算
不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6倍至8倍征收;(二)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
2022-03-24 15,340 -
非婚生子女怎么计算社会抚养费
不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6倍至8倍征收;(二)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
2022-04-25 15,340 -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的计算
不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以下规定计征社会抚养费:(一)不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6倍至8倍征收;(二)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
2022-03-24 15,340
-
00:56
非婚生子女怎么起诉抚养费
非婚生子女起诉抚养费的规定如下: 1、未缔结婚姻关系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起诉对方索要非婚生子女抚养费,那么首先要有证据证明亲属关系。根据法律规定,一方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
911 2022.10.08 -
01:18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是多少
非婚生子女拥有与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其抚养费标准也可以参考法律对于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2、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980 2021.03.24 -
01:18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起诉状怎么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
2,0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