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拖欠6000超过半年了法院判决后能推翻结果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一般实行两审终审制,当终审裁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是只有在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下,法院才会启动再审程序: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对劳动仲裁裁决提出起诉的,法院改判的机率不大,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向相应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如果法院认为仲裁委的裁决认定事实不清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法院是可以改判的,重新作出判决。劳动争议是仲裁前置的,这个单位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如果开庭审理,一般是6个月内结案,如果是简易程序的,就3个月内结案,当然实际上不会拖这么久,要看案情的复杂程度。
-
如何推翻法院生效判决书?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要求检察院请求其上一级检察院向这一法院进行抗诉。 1、判决所依据的事实有错误; 2、判决所适用的法律有错误; 3、判决中有关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4、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违法行为。
2020.12.15 1,162 -
法院判错了公诉院可以推翻吗
政府一般没有权利在法院判错时推翻。政府没有司法权以及司法监督权,但判决所依据的事实有错误时、判决所适用的法律有错误时、判决中有关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时、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违法行为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要求检察院请求其上一级检察院
2020.02.27 230
-
网贷拖欠5万超过半年了法院判决后能推翻结果吗
法院的判决下达过后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这个时候原告也不能通过撤诉撤销本次诉讼了,所以只能考虑通过上诉的途径继续维权,争取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直接审理后改判为对自己更有利的判决觉得,上诉是有时间限制的
2023-08-07 15,340 -
网贷拖欠二十万超过半年了法院判决后能推翻结果吗
法院的判决下达过后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这个时候原告也不能通过撤诉撤销本次诉讼了,所以只能考虑通过上诉的途径继续维权,争取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直接审理后改判为对自己更有利的判决觉得,上诉是有时间限制的
2023-08-12 15,340 -
网贷拖欠六十万超过半年了法院判决后能推翻结果吗
法院的判决下达过后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这个时候原告也不能通过撤诉撤销本次诉讼了,所以只能考虑通过上诉的途径继续维权,争取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直接审理后改判为对自己更有利的判决觉得,上诉是有时间限制的
2023-08-11 15,340 -
网贷拖欠几十万超过半年了法院判决后能推翻结果吗
法院的判决下达过后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这个时候原告也不能通过撤诉撤销本次诉讼了,所以只能考虑通过上诉的途径继续维权,争取上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直接审理后改判为对自己更有利的判决觉得,上诉是有时间限制的
2023-08-11 15,340
-
00:58
判决书超过了三年还能执行吗
判决书超过了三年是否还能执行,要看在三年内是否有中止或者中断的法定情形。如果在这三年内没有出现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法定情形,就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7,475 2022.05.11 -
01:13
工资拖欠超过2年怎么办
工资拖欠超过2年怎么办?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
3,745 2022.04.15 -
00:59
欠网贷2000法院抓人吗
欠网贷2000法院一般不会抓人。对于欠钱不还,法院并不会直接抓人拘留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拒不履行申报财产义务的、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法院才会进行司法拘留。欠网贷2000元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一般情况下不涉及人身自由。根据相关法律
1,57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