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用人单位以微信方式劝退,该怎么办?微信能作为凭据吗?

用人单位以微信方式劝退,该怎么办?微信能作为凭据吗?

2022-10-08 14:4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8回复

专业分析:

劝退而已,又不是辞退。你有权不听劝,无权主张权益受侵害。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微信可以作为证据,但不可以直接作为证据,而是只能作为间接证据来使用。《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可以。只要符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就可以起诉

律师普法更多>>
  • 微信转账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转账能作为证据吗

    可以作为证据,作为证据,必须具备证据的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且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法庭根据。 一般认为,所有证据都应当具有证明力和证据能力。 1、有明确的借钱信息,借贷关系一目了然。如果聊天记录中,不仅包括微信转账记录,还包

    2020.05.23 313
  • 微信截图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截图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截图能作为证据使用。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是依托电子设备为载体储存的,是即时通信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可以作为电子数据证据使用,这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均无任何争议。但微信截图作为电子数据,具有易修改、易伪造的属性,如果在收集、提取等的取证

    2022.04.16 2,683
  • 微信转账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转账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转账一般可以作为证据。但通常需要证明对方的身份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证据补强电子支付工具转账记录的证据效力,比如可以采用聊天记录,绑定银行卡的流水等。 一、证据有效的条件如下: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

    2022.06.25 18,376
专业问答更多>>
  • 用人单位主管以微信方式劝退,该怎么办?微信截屏能作为凭据吗?

    微信可作为证据。劝退,你有权选择不听劝,宛如没看见这条微信一般的。

    2022-10-08 15,340
  • 微信用人单位能辞退员工吗

    微信解雇员工无效。用人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辞退员工,并出具解除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的证明,上面应有用人单位的盖章。其它解雇方式无效,不合法。

    2021-11-02 15,340
  • 微信挂单真的可以作为证据吗

    微信可以作为证据,但不能直接作为证据,只能作为间接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

    2021-11-17 15,340
  • 微信截图能作为证据吗

    微信截图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是法院应该对该截图的真伪进行核实。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

    2022-02-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01:37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微信证据要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不容易,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真相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微信聊天记录应当在当

    69,950 2022.10.12
  • 微信借钱不还该怎么办 01:25
    微信借钱不还该怎么办

    微信借钱不还,如果债权到期,出借人可找贷款人进行催告,若对方仍拒绝还钱,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起诉流程主要包含是:贷款人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提前写好起诉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涉及贷款的相关书面及其他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

    4,960 2022.04.15
  • 微信里骂人能立案吗 01:35
    微信里骂人能立案吗

    微信骂人一般不构成犯罪,不能立案,但如果骂人的情节恶劣,则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此时公安机关可以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4,699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