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报工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自己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或者能证明你是公司职业的证明材料,之后到劳动局找仲裁委员会仲裁与公司的劳动关系,然后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之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只要是认定了工伤之后,医疗费就可以报销: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当然,你必须到具有工伤治疗资格的医院就医,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药才能报销,所以进医院的时候,医生用是不是工伤的时候是很关键的,他们好根据你的情况,用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签劳动合同的工伤申报跟正常的是一样的。由用人单位在30天之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用人单位不申请的,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向该部门进行申请。工伤鉴定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依据。
没有劳动合同原件只有复印件依然可以申报工伤认定,不影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
-
没有签劳动合同工伤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事故,向通过以下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其他劳动者
2020.04.18 133 -
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算工伤
劳动者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工伤事故,可通过以下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等
2020.01.25 99
-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报工伤
你好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先仲裁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建议及时申报工伤(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发生工伤事故够用人单位应当在30天内进行工伤申报如果单位不申报劳动者可以自行申报申报时效为一年
2022-03-27 15,340 -
没有签定劳动合同怎么申报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
2022-07-16 15,340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怎么申报工伤
关于你的问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伤怎么申报工伤,可以先去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确认事实劳动关系,职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最大限度保障你的权益。
2022-07-16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自己报工伤怎么办?
你可以自己申报工伤。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还需先仲裁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后,进行劳动能力伤残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结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标准赔偿。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
2022-02-01 15,340
-
00:54
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工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起诉的方法解决。 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们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医疗费用、陪人费、生活费等都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
1,487 2022.05.11 -
01:05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医疗费用。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应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陪护费、生活费等都应由单位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单
1,844 2022.04.17 -
01:25
没有签合同工伤怎么办没有合同,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因工导致职业病的,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当首先证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需要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证实了双方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
1,6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