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庭的离职员工可以帮忙开庭作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开过庭的离职员工可以帮忙开庭作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需要依法提供合法的证据主张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开庭可以提供开庭证人的。且证人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
物业可以帮忙开锁吗
物业没有权利开你家锁,而你,可以赋予他们权利,但是不能赋予他们义务。这种事情一般是自己找开锁公司或者让物业帮忙找开锁公司,但是注意是找物业帮忙,他们没这个义务,这属于服务。
2020.05.02 1,007 -
法院开庭可以网上开庭吗
法院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网上开庭。人民法院立案后,是否可以在网上进行开庭,法律未作明确的规定,法律只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和地点后,应当在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开庭的地点未作出规定,目前我国某些法院为了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
2021.12.11 8,730
-
离婚开庭可以提供开庭证人吗
离婚开庭可以提供开庭证人。对于案件知情的人,有义务出庭作证。对于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存在有下列情形: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因自然灾
2022-05-12 15,340 -
开庭有两个证人可以出庭作证吗
法律没有规定证人的人数,但证人须是亲历事实者,且当事人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证人要签署保证书。
2022-07-17 15,340 -
帮忙回答交通肇事法院开庭吗?
不仅仅是交通事故案件审理,其他案件审理时当事人也应该尽量选择出庭,如果当事人不能出庭有可能会造成对当事人不利的判决结果。
2022-08-04 15,340 -
证人证言开庭是开庭时要出庭作证吗
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的,除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特殊情况外,证人应当亲自到庭接受询问,否则将承担证人证言证明力弱的风险。而一项证明力较弱的证据只能起辅助性证明作用,是不能单独使法官相信一个事实的。 法院认
2022-07-17 15,340
-
01:32
录音可以作为开庭证据吗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种类包括:视听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证据是否为原件、
11,119 2022.04.15 -
01:09
离婚可以不公开开庭吗
夫妻二人可以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此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该离婚案件。对于离婚案件,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院可以不公开审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没有申请不公开审理,法官在对案情进行了解后,可以自由裁量
1,044 2022.04.15 -
01:08
法院开庭可以去旁听吗
对于法院开庭是否能旁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判断其是否属于公开审理的案件,然后再由法官综合判断能否允许旁听。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除非该案件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
4,86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