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冲击军事禁区罪主体如何确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 首先,冲击军事禁区的行为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聚众,是指纠集多人,一般应当是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策划、指挥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根据《刑法》第371条第一款的规定,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犯罪,其他一般参与者不以犯罪论处。因此,纠集三人以上是包括聚首和积极参加者三人以上。如果是一人或者二人闹事引得众人围观起哄的,不构成本罪。 其次,构成本罪,必须有聚众冲击行为。聚众冲击,是指在首要分子的纠集下,多人强行冲闯军事禁区的门卫;包围军事禁区;用石块、杂物投掷、袭击军事禁区;切断军事禁区电源、水源、通讯设施等;阻塞军事禁区通道,阻止军事禁区内人员出入;强占办公室、会议室;辱骂、追打军事禁区内人员;毁坏财物、毁弃文件等。对于冲击军事禁区的具体手段,《刑法》第371条第一款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只要行为人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的行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就构成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再次,冲击军事禁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后果。根据《刑法》第371条第一款的规定,严重扰乱局势禁区秩序是构成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要件之一。所谓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是指严重干扰、破坏了军事禁区的管理,致使作战、战备、训练、科研等正常工作无法进行。行为人虽然实施了聚众冲击军事禁区行为,但未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不以犯罪论处,而是依照《治安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的刑法规定,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一般是指,违反法律规定,非军职人员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通常情况下,触犯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犯罪首要分子,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怎么量刑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一般是指,违反法律规定,非军职人员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触犯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犯罪首要分子,通常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其他积极参加的从犯,那么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
2020.09.26 268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怎么判刑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是指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行为。
2020.04.09 190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主体是如何样的?
构成要件编辑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军事禁区而冲击或者明知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会造成危害后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行为人往往基于某种个人目的来
2022-07-31 15,340 -
如何认定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犯本罪的,对主要分子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其他积极参加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本罪只追究集体冲击军事禁区的主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不追究一般参加者。主要分子是
2021-10-12 15,340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主体是哪些?
以下是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主体: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事禁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军事禁区是指国家根据军事设施的性质作用、安全保密的需求和使用效能的特殊要求,依法划定一定范围内采I取特殊措施,进行重点保护的
2022-08-03 15,340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主体是什么?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真正能成为本罪主体的,必须是聚众扰乱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扰乱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行为人。
2022-06-28 15,340
-
02:08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导致事故的过错的严重程度,再来确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并认定交通事故相关责任,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有关部门必
2,447 2022.04.17 -
01:12
单位行贿罪如何确定责任人
在单位行贿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责任人员都负有同等的责任。这种犯罪虽然也是自然人实施的一种有组织的犯罪,但它与传统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员那样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而
804 2022.05.18 -
01:12
抚养权如何确定
抚养权的问题首先由夫妻双方结合子女意见协商决定,若协商不成,可起诉到人民法院,由法院判决。我国《民法典》对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如下: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2、孩子一直随某一方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另一方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
2,36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