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劳动法婚假的规定如何的?

劳动法婚假的规定如何的?

2022-11-03 14: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3回复

专业分析:

1、劳动法对婚假的规定:婚假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职工本人结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结婚地点较远的,企业应该根据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其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新劳动法产假的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法婚假的规定
    劳动法婚假的规定

    劳动法婚假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劳动者在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0.08.23 149
  •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规定事假中只有婚、丧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0.09.25 222
  • 劳动法产检假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产检假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产检假是为了让怀孕职工更加方便产检的一种休假,在怀孕的时候都可以进行申请,国家对于产检假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1、产检假的计算:产检假,用于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计算方法是: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怀孕

    2020.06.29 493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法病假如何规定的

    1、劳动法规定病假是根据医生开具的病假证明结合员工实际休病假时当天计算的。2、病假期间,劳动者可以获得病假工资的。3、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

    2022-04-21 15,340
  • 劳动法丧假如何规定的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

    2022-03-26 15,340
  • 《劳动法》的病假如何规定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

    2022-04-26 15,340
  • 如何规定产假,劳动法的产假规定

    劳动法产假规定: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产假15天;多胎,每1个婴儿,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4个月以下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1-12-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01:24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在法定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用人单位需按有关规定支付员工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所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但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工资计算一般有两种,

    1,551 2021.04.25
  •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699 2022.05.11
  • 劳动合同时间如何规定 00:55
    劳动合同时间如何规定

    劳动合同时间的规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

    1,993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