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救援部队部队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是指指挥人员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面临被敌人包围、追击或者阵地将被攻陷等危急情况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能救援而不救援,是指根据当时自己部队(分队)所处的环境、作战能力及所担负的任务,有条件组织救援却没有组织救援。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战斗失利的; 2、造成阵地失陷的; 3、造成突围严重受挫的; 4、造成我方人员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五人以上的; 5、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损毁,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刑法》第四百二十九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对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立案标准: (一)造成战斗失利的; (二)造成阵地失陷的; (三)造成突围严重受挫的; (四)造成我方人员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五人以上的; (五)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损毁,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六)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量刑标准是对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是指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既遂具体的量刑标准是:对做出不救援决定的指挥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为特殊主体,只能由知道友邻部队情况危急,有能力救援而不救援,做出不救援决定的指挥人员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九条规定,此罪需要明知战场上
2022.12.02 107 -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如下:当指挥人员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面临危急情况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使战斗失利,或使阵地失陷,或使突围严重受挫,或造成了我方3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重伤或15人以上轻伤,或致使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
2020.10.06 122 -
什么标准下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才立案?
达到下列标准之一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才立案: 1、指挥人员在战场上,拒不救援友邻部队而致使战斗失利的; 2、致使阵地失陷的; 3、导致突围严重受挫的; 4、致使我方3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重伤或15人以上轻伤; 5、导致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
2020.09.26 123
-
拒不救援部队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立案标准: (一)造成战斗失利的; (二)造成阵地失陷的; (三)造成突围严重受挫的; (四)造成我方人员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五人以上的; (五)造成武器装备
2023-08-26 15,340 -
拒不救援部队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战斗失利的; 2、造成阵地失陷的; 3、造成突围严重受挫的; 4、造成我方人员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五人以上的; 5、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
2022-06-27 15,340 -
拒不救援部队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战斗失利的; 2、造成阵地失陷的; 3、造成突围严重受挫的; 4、造成我方人员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或者轻伤十五人以上的; 5、造成武器装备、军事设施
2022-05-15 15,340 -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处罚依照本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
2022-09-28 15,340
-
01:10
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量刑如果单位或行为人实施了伪造、盗窃、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依法判
2,134 2022.04.15 -
01:35
交警大队归哪个部门管交警大队归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管。交警大队主要负责以下事项: 1、在道路上执行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处理交通事故、维护治安秩序等工作; 2、负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注册登记、核发牌证、转籍、过户、转出、转入等
14,903 2022.05.11 -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