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包括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数量不一样相应的处罚也不同,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是怎样的?下面为你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如下: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主刑是对犯罪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非法人组织包括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设立非法人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2021.02.01 3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数额规定?
构成诈骗罪数额的规定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立
2020.02.21 17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
2020.11.11 1,37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
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处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三百
2022-08-16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是哪些呢?
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处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三百
2022-07-30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何规定毒品数量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22-10-11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犯罪数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数量如下: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
2023-06-03 15,340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436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711 2022.04.17 -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92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