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遭到无端解雇,应该如何维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贵公司未经正当理由地解雇您,这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这种情况,贵公司应向您支付自您离职前十二个月内平均工资的两倍作为赔偿。具体的计算方式将基于您在离职前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如果您公司的行为涉及拖欠工资、克扣工资或将办公地点搬迁至其他城市等违法行为,您有权以此为由被迫提出辞职或解除劳动关系。此时,贵公司也需要对您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根据相关法规,每满一年的工龄,贵公司需向您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最后,如果贵公司与您经过友好协商后决定解除劳动合同,贵公司仍需按照每满一年的工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如果贵公司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遭遇企业裁员,若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在裁员中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则公司只需要支付补偿金即可。在本公司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总要看具体情况吧如情节后果如何 就法律规定而言,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遭遇天价服务费我们该如何维权
日前,到南京出差的王先生到一家美容美发店剪发,其间体验了该店美容师推荐的“优惠祛痘项目”,本来说好十几元钱的体验,结账时却成了点痘每个59元,总共点了140多个痘,王先生被索要9600多元。长沙的曾女士逛街时被一位宣传可以免费体验高级美发服
2024.07.02 11 -
-
供应商无故中断供货,我该如何维权
如果按照你们的合同,供货商应当持续供货,则无故停止供货的行为构成违约,你有权要求对方依照合同继续供货,如果对方拒绝,则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果你们在合同中约定了付款方式和期限,应按照约定履行,如果未约定付款期限,则对方在交货后,有权要求你
2023.03.17 39
-
遭公司无端解雇,求助维权之路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辞退劳动者。就您所述,用人单位已经违反了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我们团队每年办理劳动纠纷案件上千件,积
2024-11-15 15,340 -
员工遭受公司无端解雇,求法律维权途径
如果公司无正当理由单方面解雇员工,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有权获得赔偿。根据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
2024-12-02 15,340 -
遭遇公司无端解雇,该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辞退劳动者。就您所述,用人单位已经违反了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我们团队每年办理劳动纠纷案件上千件,积
2024-12-25 15,340 -
遭遇企业无辜裁员,应该如何维权
遭遇企业裁员,若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在裁员中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则公司只需要支付补偿金即可。在本公司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3-08-25 15,340
-
01:22
拆迁遇到停水停电该如何维权拆迁时,如果发生停水、停电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第一、保存缴纳水、电费用的收据,并拍照停电、停水事实的证据材料; 第二、到所在地的物业或者供水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并解决问题; 第三、和房屋征收部门协商处理。 如果采用以上办法后,还是
1,618 2022.04.17 -
01:13
妇女遭受家暴怎么维权妇女遭受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选择正确的维权手段,切忌“以暴制暴”。 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介入调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对施暴方予以劝阻,对双方进行调解,也可
631 2022.04.17 -
01:00
农家乐遭遇拆迁怎么维权农家乐遭遇拆迁,维权的途径如下: 1、报警处理:遇到非法强拆,应当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出保护的请求,并且注意留存相关的报警记录,出警回执等等材料,以便日后在维权时作为证据使用; 2、向同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
695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