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为失联的债务人定期讨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讨债过程中,对于失联的债务人,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第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两年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然后要求其财产代理人从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其应偿还的债务。 第二,如果不能宣布失踪,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还款。下落不明的被告法院立案后,将向其公告送达起诉状公告期满不出现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偿还债务。
《民法典》第四十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民法典》第四十三条,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讨债时对于失联的债务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落不明的受送达人,人民法院可以进行公告送达,如果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讨债时对于失联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 2、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3、如果担保人或保证人,可直接要求对方代替偿还。
-
债权人讨债时怎样对付失联债务人?
债权人讨债时对于失联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下落不明的受送达人,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公告送达,被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2020.02.02 124 -
讨债时如何处理失联的债务人
债务人欠钱不还,这种情况下,债权人的救济途径有: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 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
2021.02.06 85 -
讨债时对于失联的债务人要怎么应对
讨债时对于失联的债务人可以根据情况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如果该债务人已经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失踪。然后要求其财产代管人从被宣告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其应当偿还的债务。 二、如果不能宣告失踪的,则债务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
2021.01.16 128
-
讨债时怎样对付失联的债务人
可以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对公民的投资风险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风险意识、加大对恶意欠债者处罚力度、建立社会信用机制,将恶意欠债者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登机管理制度。
2022-07-16 15,340 -
债务人失踪怎么讨回债务
债务人失踪后,债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来讨回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其财产代管人使用失踪人的财产来代为履行债务;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则可以通过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等方式来讨回债务
2022-07-18 15,340 -
债务人失踪后怎么讨回债务的
债务人失踪后,债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来讨回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其财产代管人使用失踪人的财产来代为履行债务;如果不符合宣告失踪的条件,则可以通过请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等方式来讨回债务
2022-06-25 15,340 -
债务人失踪,债权人如何讨债,债务人失踪怎么办
1、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二十一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
2021-06-04 15,340
-
01:15
欠债的人失联了怎么办欠债的人失联了,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实现债权:1,找债务人的亲属代还。例如通过对方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属成员来进行代偿。但是这个也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对方亲属不愿意帮助欠款人偿还,那么也只能找其他的办法;2,向法院起诉。对方下落不明,法院无法当
3,895 2022.04.15 -
01:28
债务怎么追讨首先,债权人可以私下催促债务人还款,并自行约定还款的相关事项,如果债务人不按约定还款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 ,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 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
1,096 2022.04.17 -
01:09
债务人玩失踪债权人怎么办如果债务到期,但债务人不履行偿还债务的请求,并且逃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立案后,会向债务人发送开庭传票,即使债务人收到传票传唤仍然不履行债务,并且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参加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对
1,0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