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已到检察院公诉到法院,检察院会受理和解吗,判几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情节较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能够和解。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上述公诉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二)被害人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三)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四)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 (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经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同事、亲友等组织或者个人调解后达成和解。 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经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本案中,你父亲在押,经其同意,可以由你或者其他近亲属代为与对方和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检察机关是有权对法院审判实施监督的,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判决有错误的,可以指令法院对案件进行重审。检察院与法院之间可以相互督促,但并不是领导关系。
一般情况下,法院的判决和检察院的量刑是一致的。对于认罪认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的刑事犯罪进行量刑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和人民检察院的量刑是一致的,存在法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不予采纳,必须根据审理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决。
-
检察院移送人民检察院到法院收到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从检察院移交到法院一般需要一个月。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如果案件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十五日;如果是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需要十日;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则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2020.02.24 234 -
-
检察院到法院起诉可以调解吗?
检察院是否可以调解分情况而定。对于自诉案件,才能进行调解。 一般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不能调解。 若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部分是被害人提起的,才可以调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2020.04.13 289
-
过失致人死亡罪多久到检察院了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检察院起诉的审查期最长为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期限内,如果公诉科认定证据不足,可以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一退一回最长二个月,可以退二回。法律链接:《刑事诉讼
2022-04-12 15,340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经了解,检察院不起诉,检察院会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2-04-17 15,340 -
盗窃罪已到检察院, 还没有判决, 公诉到法院, 检察院会怎么处理案件
26995,这个数额不小,远超过盗窃的起刑数额,2万多,达到了数额巨大,量刑会比较重!如果已经到了公诉阶段了,基本不可能撤掉公诉的。除非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检察院主动撤销!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
2022-02-09 15,340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检察院不起诉到中院的案件,检察院会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2-04-09 15,340
-
01:01
检察院量刑4到5年实判会多久检察院量刑4到5年实判具体会判多久,人民法院一般都会按照实际情况来作出判决。我国实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一般是一个幅度,法院可以在此量刑幅度上根据具体案情减轻或加重处罚。刑罚的轻重,
3,330 2022.04.17 -
01:00
检察院签完认罪认罚多久到法院签完认罪认罚具结书多久到法院,要按照具体的办案流程来定。签定认罪认罚具结书与法院开庭时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三日前应告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法院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
10,626 2022.05.11 -
00:59
检察院量刑1到1年半能判多久检察院量刑1到1年半能判多久,要依据具体的案情而定,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
2,0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