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 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十五日。 5、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7、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仍不付工资的,劳动者者可以持裁决书、执行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向当地的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不发工资,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
-
劳动仲裁期间工资怎么办
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仲裁期间,如果扔保持有劳动关系且正常出勤,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如果劳动关系存疑,或者员工本人未正常出勤则应由劳动仲裁确认。仲裁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当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资。
2020.12.22 150
-
劳动仲裁期间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员工要保留好员工与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社保纪录等等一切能够证明员工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证明材料。一般仲裁在2-3个月左右完成。 3、 劳动仲裁时效问题: 当事人知道或应当
2022-03-26 15,340 -
在劳动仲裁期间,公司不给工资怎么办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公司仍不发工资,不履行相关义务,可以向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
2022-05-05 15,340 -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争议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的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裁决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用人单位按约定履行
2022-04-03 15,340 -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公司仍不发工资,不履行相关义务,你可以向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
2022-04-21 15,340
-
01:01
申请劳动仲裁工资还是不发怎么办申请劳动仲裁后还是不发工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法院可以采取
2,336 2022.05.11 -
01:09
工伤期间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都不能通过各种理由停发,或部分停发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如果单位不按照法律支付劳动者工伤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那就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应该据理力争,采取一定的策略,要
1,537 2022.06.22 -
01:02
公司裁员不发工资怎么办公司裁员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具体来说,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恶意拖欠工资,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即所有的应付金额,包括被罚
2,3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