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应该如何要回亲生子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以下简要分析。我国《》第三十六条规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得知,夫妻离婚后,孩子归一方抚养。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双方都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父母双方可协商,达成协议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如果一方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而另一方不同意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司法实践中,首先会根据双方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程度等;其次孩子生活环境方面,如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有利;最后以孩子的意见作为参考。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一般会认真听取8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自己生活是尤为重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先和对方协商;如果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不是要回抚养权,而是变更抚养权,且变更亲生子女的抚养权的,一般可由夫妻自行协商变更,协商不成,且存在直接扶养人不宜扶养、无力抚养等情形之一,当事人可起诉主张变更,法院应予以支持。
-
如何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如果对方无力抚养孩子,但是自己又有能力抚养的,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抚养权。或者如果对方虐待子女,没有尽到抚养义务的,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抚养权。对于超过10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想随自己生活的,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抚养权。但是对于孩子已经经过合理的
2022.04.13 503 -
怎样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或是诉讼的方式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如果双方能够就协议达成一致意见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签订抚养权变更协议,依法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双方不能就协商达成一致,则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将抚养权改判归自己,法院审核后认
2021.04.17 83 -
怎样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具体方法如下: 1、男女双方可以协商争取孩子抚养权; 2、哺乳期后的子女因抚养问题发生争议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3、法院首先会根据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收入、教育水平、孩
2022.04.13 362
-
如何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父母双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考虑父母双方的居住环境、经济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等方面,作出抚养权归属的判决。根据《民法
2022-05-11 15,340 -
如何要回亲生子女抚养权
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父母双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考虑父母双方的居住环境、经济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等方面,作出抚养权归属的判决。根据《民法
2022-06-07 15,340 -
如何才能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
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可以由父母双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考虑父母双方的居住环境、经济条件、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等方面,作出抚养权归属的判决。根据《民法
2022-06-01 15,340 -
如何要回亲生子女的抚养权如何处理的呢?
争夺子女抚养权的常见情形 在众多离婚案件中,半数以上的案件存在争夺孩子抚养权问题。其中又包括两种: 其一,真心爱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生活。 其二,为了得到房产或更多的财产,以孩子为筹码,迫使对方让步。
2022-07-28 15,340
-
01:05
离婚时女方如何要回孩子抚养权
在离婚的时候,女方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首先,女方可以与男方进行协商,双方通过沟通来解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女方就可以说服男方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自己。 其次,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女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55 2022.05.23 -
00:59
要回孩子抚养权需要亲子鉴定吗
要变更子女的抚养权,是不需要做亲子鉴定的。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本等材料,就已经可以证明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了。离婚之后想要变更子女的抚养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证明自己比对方有更好的抚养能力,孩子跟着自己更有利于孩子的生活。争取孩子抚养权变更有两
1,822 2022.04.17 -
00:58
母亲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吗
母亲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具体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指,母亲与父亲达成新的抚养权协议,父亲将直接抚养孩子的权利交给母亲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新的抚养权协议,母亲能够获得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权利。第二种方式是指,母亲与父亲无法达成一
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