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补贴标准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各地有各地的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的标准。 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不予计征个人所得税。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差旅费津贴的标准可以参考以下规定:一般地区20元/天,特殊地区30元/天(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允许在税前扣除。差旅费补贴是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造成员工额外支出的一种补偿形式。 1996年出台的《重庆市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文件规定,市长、副市长以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市外住宿费标准为100元/天,副局级以上现任职务以及相当职务人员为60元/天,普通工作人员为40元/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出差报销差旅费标准是在单位内部食堂用餐,有对外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没有对外收费标准的,早餐按每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支付,午餐、晚餐按每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40%支付。
出差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城市间交通费按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凭据报销,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交通意外保险费凭据报销。住宿费在标准限额之内凭发票据实报销。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在途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的标准报销。市内交通费按规定标准报销。未按规定开支差旅费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工作人员出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凭证。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费以及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
-
湖南省差旅费报销标准
一、工作人员到省外出差,执行财政部公布的分地区、分级别住宿费限额标准。到省内出差,按每人每天省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800元、厅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450元、其余人员330元的标准限额执行。 二、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包干补助。省外出差
2020.07.21 3,537 -
差旅费报销标准的规定
差旅费报销标准的规定是:《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在单位内部食堂用餐,有对外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没有对外收费标准的,早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交纳,午餐、晚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40
2020.05.24 585
-
差旅费补贴标准
根据现行税法对职工取得的差旅费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可以为职工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凭证(如车票、机票、机票等)的部分,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按照国家规定的差旅费补贴标准按实际出差天数计算的差旅费
2022-01-06 15,340 -
差旅补贴标准
旅游补贴标准:根据《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旅游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七条旅游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由于工作需要,部级出差,由于工作需要,一人可以乘坐同等级的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
2022-01-06 15,340 -
差旅补助标准
差旅补助标准: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 第七条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
2022-05-29 15,340 -
铁路差旅费补助标准
伙食补助费 第十三条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50元。 第十四条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伙食的,不实行包干办法。出差人员应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回所在单位如实申
2022-01-29 15,340
-
01:00
上海高温补贴费2021标准2021年上海高温补贴费标准为300元一个月。发放情形如下: 1、露天工作:对于露天工作的职工,不论当天温度如何,单位都应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2、室内工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单位应当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根
3,111 2022.06.22 -
01:03
差旅费费用报销差旅费费用报销如下: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需借支差旅费,应先到财务部门领取并填写借款单,按照借款单所列内容填写完整,然后送所在部门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审查签字。出纳人员根据自己的职权范围,审核无误后给予现金支付。出差人员回来后,应持各种原始至出
3,912 2022.04.18 -
00:58
恶意差评立案标准恶意差评涉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金额是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 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如果敲诈勒索价值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 敲诈勒索公私
2,6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