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限通常是2年。一般从该方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那天开始计算。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支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通常是5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那天起开始计算。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民法典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
关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
连带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连带保证合同属于普通民事纠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4.10 150 -
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3年,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定金合同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2021.04.14 139 -
关于贪污罪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贪污罪适用的是追诉时效而不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民事案件中才适用的。贪污罪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因为贪污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而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2020.10.13 138
-
有哪些关于设备提供合同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
合同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3年,但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
2023-10-17 15,340 -
关于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11-08 15,340 -
关于生效保证合同的时效期限规定有哪些
保证合同的期限法律规定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约定不明的,合同担保人的保证期限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2023-08-28 15,340 -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
2022-04-18 15,340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910 2022.04.15 -
01:33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不属于特殊诉讼时效,因此其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其中一般保证和连带
2,120 2022.04.17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413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