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纠纷冻结的房产权利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地产纠纷冻结房地产权利规定如下:房地产冻结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被告转移、隐匿、出售财产,依职权对财产进行的保护措施,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产保全程序,以保证判决生效后的顺利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房产纠纷提起诉讼时,法院依据申请人的请求,是有权对当事人房屋或者其他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的。法院冻结房产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产保全程序。房产冻结要么经所有权人同意做抵押,要么立案后请法院查封。冻结的不是房屋本身,而是房屋的交易,房屋还能使用。由法院或者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的一种强制手段。查封也是属于行政处理手段,但它是封门、不准使用房屋,更不准交易了。
房产纠纷冻结房产权利何规定有:提起房地产纠纷时,法院有权根据申请人的要求查封、冻结当事人的房屋。法院冻结财产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财产保全程序。被冻结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的交易,房子可以使用。
-
房产纠纷冻结过户权利怎么处理
房产纠纷冻结房产权利规定如下:房产冻结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做出判决前为防止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产保全程序,以保证判决生效后的顺利执行。
2020.12.19 217 -
因建筑物倒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呢
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应当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因质量不合格,有的是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是业主擅自改变承重结构,不宜都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担责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
2021.03.01 92 -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应当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因质量不合格,有的是由于年久失修,有的是业主擅自改变承重结构,不宜都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承担责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
2021.02.25 77
-
有关土地上建筑物的产权纠纷
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区别在于:房屋所有权(即房产权)是永久的,没有期限限制,只要房产没有完全毁损灭失就能一直享有;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国家通过土地有期出让方式,授予用地人40年、50年、70年不
2022-08-09 15,340 -
土地建筑物权属纠纷
(一)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
2022-08-12 15,340 -
如何处理房屋建筑纠纷
房屋建筑纠纷处理方法: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2022-06-30 15,340 -
房屋建筑纠纷如何处理
房子建筑纠纷处理方法: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2022-06-02 15,340
-
00:54
板房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由于板房建建筑工程合同产生的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申请进行调解的,那么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一、要符合双方自愿的原则。如果双方并不是在自愿的前提下,那么双方就不能达成和解协议;二、申请人必须是合同的签订人或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675 2022.04.17 -
01:03
建材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建筑行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例如常见的非法转包。非法转包就是指的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3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
1,036 2022.04.17 -
01:18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如何解决
建筑工程欠款纠纷的解决:拖欠工程款应找劳动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拖欠工人或其他劳动者工资的,受害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97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