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破坏军婚罪的法定侵权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破坏军婚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法定追诉时效为五年。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如下:重婚,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以夫妻名义同居,群众认为是夫妻关系;同居,知道自己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长期公开或秘密地生活在一起;通奸型,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并与之长期通奸,情节恶劣造成夫妻关系破裂的严重后果。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有: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并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长期公开或秘密地生活在一起;通奸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并与之长期通奸,情节恶劣或造成夫妻关系破裂的严重后果。
-
破坏军婚罪有哪些行为
破坏军婚的行为方式有下列几种: 1.重婚。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 2.同居。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较长时间公开地或秘密地在一起共同生活。 3.通奸。明知是
2020.06.03 137 -
哪些行为算是破坏军婚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 1、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2、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较长时间公开地或秘密地在一起共同生活
2020.07.22 208 -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哪些
一、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二、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较长时间公开地或秘密地在一起共同生活,这种关系不仅以不正当的
2020.06.27 128
-
哪些行为算破坏军婚罪
(1)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2)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较长时间公开地或
2022-06-01 15,340 -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哪些?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 1、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2、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
2022-05-31 15,340 -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哪些
破坏军婚罪的行为包括: 1、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 2、同居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
2022-05-29 15,340 -
什么是破坏军人婚姻罪破坏军人婚姻罪中的破坏军人婚姻的行为有哪些
破坏军婚罪(刑法第259条第1款),是指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行为。破坏军人婚姻罪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重婚型,即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骗取结婚的;明知是现役军人
2022-03-07 15,340
-
01:08
破坏军婚罪怎么判军婚,指的是与现役的军人所形成婚姻关系的婚姻。 破坏军婚罪,则指的是当事人明知另一方当事人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仍与其同居或有结婚的行为。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利用职权或者从属关系,采取威胁等手段奸淫
1,128 2022.04.17 -
00:55
破坏军婚罪判几年破坏军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破坏军人婚姻关系的故意。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知对方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其结婚或者同居。所谓现役军人的配偶,既包括女现役军人的丈夫,又包括男现役军人的妻子。至于配偶是否为现役军人,则不影响本罪成立。现役军人的配偶,仅指
3,106 2022.04.17 -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1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