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级是什么?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
2020.01.27 322 -
民事诉讼法第50条51条52条内容
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当事人有权通过互相协商,达成解决争议的和解协议,以终结诉讼。诉讼代理人,是指依照代理权,以当事人名义代为实施或接受诉讼行为,从而维护当事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
2020.04.29 1,840 -
医疗纠纷和预防处理条例新内容是什么
明确了处理医疗纠纷的原则、途径和程序。《条例》规定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处理;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自行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诉讼等途径解决。在此基础上,《条例》具体规范了医疗纠纷自行协
2020.03.25 316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9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022-09-15 15,340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2022-09-14 15,340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文第55条主要内容是什么?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9-14 15,340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2条主要内容有哪些?
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核,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经审核,发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
2022-09-14 15,340
-
01:15
属于医疗事故的条件有什么
属于医疗事故的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医疗事故涉及到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我国医疗考核以及卫生行政机关批准的,取得资格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既可以是拥有医生资格证的人,也可以是负责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的工作人员。第二,事故行为人必须要有整料护理
1,570 2022.04.15 -
01:01
医疗事故罪立案条件
因医务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或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属于所规定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 1、医务工作人员擅离职守的; 2、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对急诊患者实行必要
1,545 2022.05.11 -
01:27
处理医疗事故要哪些证据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收集的证据包括: 1、患者的病历,患者病历还包括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患者就诊最原始的证据材料。如果因为抢救急危患者,没有及时书写病历的,相关人员要在抢救结束后,六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2、处方和药品,一般各医院都
833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