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认识特征上,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或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而不是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属于直接故意,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在预见到结果发生的同时,又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不可靠。轻信能够避免主要表现为:其一,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观的有利因素;其二,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轻信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区别于其他罪过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否负刑事责任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0.08.10 175 -
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0.06.02 145 -
刑法规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否负刑事责任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0.08.11 163
-
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过于自信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
2022-06-08 15,340 -
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刑法分则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的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我们应该预见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
2021-12-05 15,340 -
过于的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怎样的
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
2022-07-02 15,340 -
什么是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过于自信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
2022-06-06 15,340
-
00:54
过失失火责任划分
过失引起火灾,责任人应当根据严重程度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方面,责任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火灾造成的损害结果进行赔偿,赔偿被侵权人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行政责任方面,根据法律规定,若火灾程度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对责
2,251 2022.04.15 -
01:37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两者出现的时间不相同。缔约上的过失责任出现在合同缔结的阶段,而违约责任一般是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后。 2、两者的性质不同。缔约上过失责任其实是一种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它的目的在于解决没有合同
1,273 2022.04.17 -
01:18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后果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为缔约过失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外,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以下三个:1、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进行磋商的;2、故意隐瞒或者虚构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的;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1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