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借条收据如何写有法律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收条应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才有法律效力。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字体稍大。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构成。即写上“收条”或“收据”字样。另一种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而正文从第二行顶格处接着往下写。如用“今收到”、“现收到”、“已收到”作标题。正文一般是在第二行空两格处开始写,但以“今收到”为标题的收条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写明下列内容,即写明收到的钱物的数量、物品的种类、规格等情况。落款一般要求写上收钱物的个人或单位的名称姓名,署上收到的具体日期,一般还要加盖公章。是某人经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经手人:”的字样。是代别人收的,则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样。 收条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在写收条时,务必清点好所收到的物品钱款的具体数额,做到准确无误、不出差错。是替别人代收的,应在题目使用“代收到”字样,在文尾署名时用“代收人”三个字。收条的语言一般较为简单,篇幅往往短小精悍。不涂改。数目要大写。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护。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签订的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021.04.19 193 -
如何写借条有法律效力
借条具备法律效力应符合条件。1、借款人和出借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借条必须是借款人真实合法意愿的表达;3、不违背公序良俗。同时,借条需要包含的内容有: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借款有利息时,利率不得高
2022.04.13 569 -
借条如何写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借条只要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是属于双方自由协商签订,体现双方意志的借条都是有效的。但为了避免借款纠纷,写借条最好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注明借款金额,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并使用不便更改的大写数字;2、借条上应该注明借款双方的身份
2022.04.12 1,515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长期借条如何写?
有约定还款时间的到期后两年诉讼时限。 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的,诉讼期是20年或者随时追要还款 如果20年的时间都不想还,基本就不想还了
2022-08-07 15,340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身份证借条如何写
写明日期,金额,借贷双方,利息,还款日期,过期不还的后果也就是违约责任,有无担保,担保人或者担保物是什么,最后要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借款人的居住地址也要写,身份证不是必须的,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2022-08-04 15,340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借条有有效期吗
就借条有有效期吗而言,我的回答是: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限是2年,从借条上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算。超过2年出借人未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对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
2022-07-06 15,340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哪些是有效借条
首先注意写借条格式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2022-08-04 15,340
-
01:43
如何写借条才有法律效力写借条具备以下四点条件则具有法律效力: 1、包含借款人、出借人基本信息、借款金额等基本内容; 2、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实;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为保证出借人的借款能顺利收回,正规
1,160 2023.02.18 -
01:35
借条怎么样写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1、标题要明确借条的性质,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 2、借款用途需明确注明,以防止借款人用其他理由进行抗辩。 3、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交付借款,最好在借条中注明借款人的银行账号。 4、出借人的全名及与之对应
3,258 2022.04.17 -
01:07
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
14,6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