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满足的条件有:主体只能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上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观上是过失。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为过失; 3.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行为。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素为: 1、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为过失。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
2020.05.26 125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构成的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
2020.10.15 103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
2020.09.15 82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构成
以下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处置的办法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认定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时,应区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在这一点上与传染病防治失
2022-08-16 15,340 -
怎么样才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
2022-12-23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怎么构成的
防治传染病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权对象是国家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存在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4、主观上
2021-11-23 15,340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指由于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侵入,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及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
2022-03-15 15,340
-
01:04
什么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指的是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国家对传
2,773 2022.04.17 -
01:16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发生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直接破坏了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
497 2022.10.08 -
01:05
怎样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通过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首先,构成该罪的行为主体,应当是企业、公司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其次,行为的内容是,前述行为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数额较大的本单位财物非
1,1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