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什么行为构成不报和谎报安全事故罪

什么行为构成不报和谎报安全事故罪

2021-10-10 18: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10回复

专业分析:

客体方面。本罪侵权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造成虚假,结果延误了事故的救治,进一步扩大了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行为。客观方面。客观地表现为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人不报告或谎报事故情况,延误事故救治,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91条的规定,生产经营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本部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如果不立即组织应急处理,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自离职或逃跑,就会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对于逃跑的处分在15天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告,谎报或拖延不报告的,按预付款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方面。犯罪主体对安全事故负责报告的人。安全事故不仅限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在大型大众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还包括刑法分则第二章规定的安全事故相关犯罪,但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百三十八条除外,这两条已经不报告为犯罪的条件之一。另外,2007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危害矿山生产安全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说明》第五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负有报告责任的人,是指矿山生产经营部门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生产经营管理的投资者和其他负有报告责任的人。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有故意构成。2007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1、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的;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三)其他严重的情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如下: 1、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行为侵害了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3、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4、行为人负有报告职责而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由下列要件构成,即主体是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的监管制度。

律师普法更多>>
  • 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
    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

    2020.06.27 109
  • 安全事故不报或者谎报构成什么罪
    安全事故不报或者谎报构成什么罪

    安全事故不报或者谎报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2.16 449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条件?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条件?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条件: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

    2020.06.02 103
专业问答更多>>
  • 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条件

    1、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

    2022-07-20 15,340
  •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纠正措施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结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0-11 15,340
  • 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法院要什么判

    谎报安全事故,贻误事故抢救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2-05-28 15,340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2022-07-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给予什么处罚 01:03
    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给予什么处罚

    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

    7,086 2022.05.11
  •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几日拘留 01:09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几日拘留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

    6,739 2022.01.26
  • 财产和行为税必须申报吗 01:12
    财产和行为税必须申报吗

    财产和行为税必须申报。财产和行为税是现有税种中财产类和行为类税种的统称。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通俗讲就是“简并申报表,一表报多税”,纳税人在申报多个财产和行为税税种时,不再单独使用分税种申报表,而是在一张纳税申报表上同时申报多个税种。对纳税

    4,237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