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两年怎么写抚养费的起诉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证明夫妻关系已实际消亡的证据,如夫妻分居或分室居住已达二年,一方外出多年无音信或宣告失踪、死亡,一方不履行抚育、赡养义务,虐待、遗弃等等。 二、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有财产的数额、范围的证据。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股票及其他投资等收入情况,并出具清单,清单中应注明存放的地点及方式等。 三、财产分割的理由,如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及作出的牺牲等。 四、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如双方实际承担能力等。 五、要求婚姻损害赔偿的证据等等。如果举不出证据或证据不足等,应承担不利判决的后果。关于分居两年的证明,如果对方认可最好。如果对方不认可,你可以找证人,或是提出一切能够证明你们分居两年以上的事实就行。当然也可以由法庭调查查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分居两年的离婚起诉书应当按照以下内容写:1、原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诉讼请求,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的事实和离婚的理由;4、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证据和证据来源,其中有证人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1、首部,写起诉状名称; 2、正文,双方当事人以及法定代理人的基本信息情况;案由,抚养费纠纷;写清事实与理由;主要证据及证据来源; 3、结尾。写明致送机关及起诉人的签名盖章,并注明年、月、日; 4、附项。
-
起诉抚养费怎么写起诉书
私生子和婚生子在法律上享有相同的权利,在书写起诉状时只需要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诉讼请求。 1、首部 包括标题、当事人(包括代理人、代表人)身份情况、案由等。标题要写明案件性质和文书种类名称,如写“刑事诉状”、“民事诉状”或“行政诉状
2021.02.17 313 -
起诉抚养费起诉书怎么写
起诉抚养费的起诉书应当按照以下内容来写:1、孩子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和住所,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请求被告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4
2022.04.16 1,361 -
抚养费起诉书怎么写
写抚养费起诉书如下: 1、抚养费的内容: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故未成年子女成长所必须的费用都属抚养费的内容,只承担生活费和学费的看法是错误的; 2、给付抚养费的时间。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就可以要求父母付给抚
2022.04.16 462
-
分居两年的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
2021-04-13 15,340 -
分居两年的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
2022-05-19 15,340 -
分居两年的离婚起诉书怎样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
2022-05-21 15,340 -
抚养费起诉书怎么写,抚养费起诉书
这样写的抚养费离婚诉讼: 1、写明原告和被告身份的基本信息; 2、说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3、写明证据和来源。抚养费离婚诉讼中的诉讼请求部分一般写着要求离婚和支付抚养费。
2021-11-04 15,340
-
01:08
抚养费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
1,378 2022.04.17 -
00:51
分居两年怎样起诉离婚
分居两年起诉离婚流程如下:1,准备民事起诉状;2、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3,缴纳案件的受理费;4、等待法院通知,排期开庭,参与庭审;5、法院调解;6、如果调解不成功,那么就由法院判决。判决可能判决离婚,也有可能判不离。因为感情不和分居满
1,467 2022.04.15 -
00:53
起诉离婚分居两年怎么证明
起诉离婚分居两年的证明方式如下:一,一方在外居住的证明,例如房屋租赁合同;二,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协议;三,双方的聊天记录,录音文件,提到关于分居的事实的部分;四,证人证言。要注意以分居作为理由离婚的要注意,如果双方仅仅是分床不分房,法院很难
1,00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