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怎么判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欺诈罪怎么判刑
目前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欺诈罪这个罪名。依据犯罪情节来看,能成立的也许是诈骗罪,但也可能是合同诈骗罪。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那么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单处罚金。诈骗数额巨大的,那么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上十
2022.04.13 306 -
欺诈罪怎么判刑?
行为人有欺诈行为,一般可以构成诈骗罪,人民法院一般可以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11.01 105 -
欺诈罪怎么判刑
我国没有欺诈罪这个罪名,根据情节来看,能成立的或许是诈骗罪,但也可能是合同诈骗罪。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2020.11.03 139
-
欺诈罪怎么判刑?
其实法律上没有欺诈罪这个罪名,只有诈骗罪。诈骗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欺诈罪怎么判刑可以根据诈骗罪来判断。 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14 15,340 -
欺诈罪怎么判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2022-07-15 15,340 -
欺诈罪怎么处罚
我国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构成诈骗罪应当按照刑法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2022-01-26 15,340 -
欺诈债券罪怎么判
欺诈发行债券罪构成既遂的判刑在《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
2022-07-10 15,340
-
01:07
欺诈罪能判几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害。 我国刑法第
516 2022.05.18 -
01:20
什么是欺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211 2022.04.15 -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64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