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返还拾得的他人财物有权利要求报酬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拾得人返还遗失物是一种法定义务。否则就构成违法侵占,失主或权利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其返还。 2、拾得物被领取或送交公安机关前,拾得人应妥善保管拾得物。由于拾得人毕竟不是真正的权利人, 不可能要求其像保管自己物品那样去保管拾得物,因此,法律只要求其以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方式来保管拾得物, 但如拾得人故意损坏或者因为重大失误而导致拾得物损坏、灭失的,则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失主或权利人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相关部门支付保管费等必要费用。 4、失主或权利人发布了悬赏广告,应按约定支付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返还拾得的他人财物无权要求报酬,但是遗失者发布悬赏公告的除外。根据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遗失物拾得人有以下权利: 1.必要费用请求权。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依照无因管理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2.悬赏报酬请求权。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构成单方允诺之债。 3.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丧失必要费用请求权和悬赏报酬请求权。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还能否请求获得报酬
拾得人应当将拾得的遗失物积极返还权利人或交给有关部门,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或者支付悬赏广告约定的报酬。但是,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
2021.01.11 104 -
拾得遗失物要报酬违法不
可能违法。拾得者明知是他人遗失物,以不给失主为由要挟向对方索要财物,属敲诈勒索行为,若遗失物价值达到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则可以按敲诈勒索罪立案。若不符合,可适用治安管理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2024.05.16 22 -
遗失物案件可否要求拾得人返还原物
遗失物的请求权有以下三项:权利人要求拾得人返还,此权利为物权请求权,无时效限制,拾得人无权处分,原所有人向拾得人要求侵权损害赔偿,此权利为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拾得人无权处分,原所有人向受让人要求返还原物,此权利为物权请求权,但是要注意
2020.09.20 497
-
拾得人拾得遗失物能向遗失物丢失人请求报酬吗
拾得遗失物的人不能要求遗失人支付报酬,但拾得遗失物的人可以在失主领取遗失物时向失主主张自己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但是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即将遗失物占为己有拒不返还的,则不能再请求保管遗失物所
2022-06-13 15,340 -
拾得遗失物报酬是什么意思拾得遗失物要求
目前捡到遗失物要求支付报酬并无法律明文规定,所以是否支付报酬,由失主自己决定。遗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遗失物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
2023-08-21 15,340 -
拾得遗失物索要报酬一定要给吗?
1.这个法律上没有规定一定给。 2.拾得遗失物之后必须返还给失主,而且如果拾得人没有妥善保管造成遗失物毁损灭失的话,可能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法律规定失主在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支付拾得人在保管遗失物的过
2023-03-14 15,340 -
拾得遗失物要求物主支付报酬可以么
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寻找遗失物丢失人、保管遗失物而实际支付的费用,可以按无因管理请求遗失物所有人偿还。无人认领的,由公安机关在上缴国库前支付。
2022-11-07 15,340
-
01:25
损坏他人财物立案要求有哪些
损坏他人财物。必须要求故意时才能达到刑法处罚的要求进行立案。必须是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如果是过失的,不能构成犯罪。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的立案条件有: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
1,995 2022.04.17 -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7,019 2022.05.11 -
01:21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
1,0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