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范围内职务侵占罪定性标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八十三条【职务侵占罪】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是六万元。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即使取得了被害单位的谅解,被害单位表示不追究,也不影响到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还有《刑法》规定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的,也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范围是怎样的
职务侵占罪立案程序:受案阶段,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负责统一受理、管理举报线索。审查阶段,侦查部门对于举报中心移交的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后,应当制作审查结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检察长决定。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
2020.07.18 112 -
职务侵占罪范围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 2、必须有侵占
2020.09.15 357 -
定罪标准是什么?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范围
刑法职务侵占罪的定罪标准是: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信用卡管理制度和银行以及信用卡相关人的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上只能
2020.09.26 137
-
2018海东市职务侵占罪定罪范围有哪些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3-04-26 15,340 -
资阳职务侵占罪定罪范围是怎样的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
2023-04-26 15,340 -
海东市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02 15,340 -
上海市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试行)》(后文简称《标准》)的规定,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起点是: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
2022-03-19 15,340
-
01:22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具体立案要求是:公司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捷,将本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涉及占有金额较大的,会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涉及金额巨大的,将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所侵占的财产;根据条例“金额较大
1,805 2022.04.17 -
01:15
职务侵占罪怎样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行为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职务侵占的法定刑期分为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以及十年以上三档法定刑期。具体表现为:1、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106 2022.04.17 -
01:01
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企业、公司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所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金额在5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该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含企业、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3,7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