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属于虚假诉讼,有没有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属于虚假诉讼的情形有: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虚构事实;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等。
#第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者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
关于虚假诉讼的规定如下: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属于虚假诉讼;犯虚假诉讼罪的当事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虚假诉讼的,从重处罚。
-
哪些属于虚假诉讼
属于虚假诉讼的行为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此时应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2.18 201 -
虚假诉讼罪的规定有哪些?
虚假诉讼罪的规定如下: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2022.04.16 370
-
虚假诉讼法律规定有哪些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2-08-30 15,340 -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
2021-06-17 15,340 -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3-02-28 15,340 -
诈骗罪对于虚假诉讼法律有哪些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
2021-12-05 15,340
-
01:05
虚假诉讼属于刑事案件吗
行为人的虚假诉讼行为是否属于刑事案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如果行为人以捏造、完全不存在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对司法秩序进行了妨害或者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严重侵害的,可以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828 2022.05.18 -
01:00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行为人以编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到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因虚假诉讼导致情节严重的,则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
1,548 2020.12.23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245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