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前规划好股权退出机制,有哪些相关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加强公司章程等对股权退出机制的约定。一定要在公司章程、股东合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明确约定股权退出机制。 2、合理约定期限。约定一定的期限,比如约定股东自持股之日起三年内不得任意处置其股权(包括但不限于转让、担保、赠与、继承、还债、交换等)。 3、合理制定股价。明确在上述期限内因疾病、死亡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股权转让的价格,在上述期限内因股东自身其他原因导致股权转让价格,以及该期限届满后的股权转让价格。 4、完善现有股权退出程序,首先公司要履行告知义务,其次股东退出时要履行通知义务,例如向公司提交退股声明等,最后应及时将退股的股东除名。 5、可以设立高额违约金条款。这是为了防止有些股东退出公司却不同意公司或其他股东回购股权,可以约定离职不退股,则需要支付高额违约金。风险提示:股东退股的风险有以下几点1.退出形式不规范。股东间基于矛盾而一方退出,仍应当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明确股权对价、办理登记等股权转让必要事项。2.退出事项约定不明。一方股东退出场合,因双方间前期矛盾,退出方对公司相关材料、证照的移交,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等事项成为协议履行的难点。3.退股后标的公司性质变化未予以重视,导致协议的履行可能违反法律,进而在效力上产生疑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公司的股东能够通过转让其持有的股权退出公司,转让股权可以向公司股东转让也可以向他人转让。 2、在公司连续五年盈利,且符合分利条件,但是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或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等情况,股东可行使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进而退出。 3、股东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解散公司进而退出。
股权股权质押的规定包括股权登记才能设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登记是生效要件,但是股权转让变更工商登记是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不代表取得股权资格。股权质押后原则上是不允许转让的。除非质权人同意出质人转让。只有可以转让的股权才能够质押。
-
股东的出资有哪些相关规定
股东的出资有以下相关规定:作为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应当进行评估和核实,不得高估或者低估。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价格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
2022.06.17 391 -
有没有强制退出股东的相关法律规定
没有强制退出股东的规定。一般要清退股东需要和对方协商,购买对方的股份。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2020.11.05 101 -
股权会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2021.04.25 224
-
如何提前规划好股权退出机制
1、加强公司章程等对股权退出机制的约定。一定要在公司章程、股东合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明确约定股权退出机制。 2、合理约定期限。约定一定的期限,比如约定股东自持股之日起三年内不得任意处置其股权(
2022-11-15 15,340 -
如何提前规划股权退出机制
1.加强公司章程对股权退出机制的约定。股权退出机制必须在公司章程、股东合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明确约定 2.合理约定期限。约定一定期限,如股东自持股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处置其股权(包括但不限于转让、
2022-11-12 15,340 -
如何提前规划股权退出机制?
1.加强公司章程对股权退出机制的约定。股权退出机制必须在公司章程、股东合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明确约定 2.合理约定期限。约定一定期限,如股东自持股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处置其股权(包括但不限于转让、
2023-05-24 15,340 -
如何提前规划成功股权退出机制
1.加强公司章程对股权退出机制的约定。股权退出机制必须在公司章程、股东合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中明确约定 2.合理约定期限。约定一定期限,如股东自持股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处置其股权(包括但不限于转让、
2022-11-15 15,340
-
01:20
有权扣划的机关有哪些有权扣划的机关有: 1、法院; 2、税务机关; 3、海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有权冻结扣划的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有权查询、冻结、扣划单位或个人在金融机构存款的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及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现
15,862 2022.05.11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464 2022.04.15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59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