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必须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直接改判后,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4.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再审查清事实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经审理仍无法查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原审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方法如下: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没有分别定罪量刑的,应当撤销原判决、裁定,重新定罪量刑,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刑事案件一审判刑过重可以申请再审。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审判纠错机制的核心部分和关键,其主要功能是发现和纠正错误有效判决的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3个月。
-
刑事案件一审判刑过重要如何处理
刑事案件一审判刑过重可以申请再审。在刑事审判活动中,刑事二审程序、死刑审查程序和刑事再审程序都具有纠错的功能。刑事再审程序是刑事审判纠错机制的核心部分和关键,其主要功能是发现和纠正错误有效判决的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
2022.04.15 252 -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咋办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方法如下: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3、应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案件,原判决、裁定
2020.07.20 187 -
刑事案件在重审中如何处理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 在发回重审时,附带民事部分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发回重审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第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
2020.10.10 182
-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如何处理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怎么处理:(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
2022-09-04 15,340 -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如何处理,重审后分哪几种情形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者抗诉。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必须判处被告人
2022-10-06 15,340 -
刑事案件如何重新审判
(1)依照 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2)依照 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3)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4)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5)有其他应当开
2022-05-28 15,340 -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处理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怎么处理:(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
2022-08-27 15,340
-
00:55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
审查期限,即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时间最慢不能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还有法律规定情况之一的,经过批准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还需再延长时间的,则要报请最高法院进行批准
5,019 2022.04.15 -
01:06
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怎么上诉
宣判之后,本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次日起10日之内提出上诉;亲属代为上诉的,应当在收到判决书之次日起10日之内,向原审法院提出,法院再征求被告人的意见;被告人同意的,启动第二审程序,不同意的,到期生效。在刑事案件当中,关于二审的上诉,上诉之后
1,733 2022.05.11 -
00:58
刑事案件处理流程
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大概为以下几步骤:第一,报案。一般由被害人、第三人报案。第二,初查。公安机关根据报案内容是否属实判断是否立案。第三,立案。第四,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在初查立案过后查封、冻结相关账户或赃物,并及时对相关人员实行强制措施。第
3,9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