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上的过失有哪些表现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缔约上的过失一般具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当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来欺骗另一方、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进行磋商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缔约上的过失一般具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当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来欺骗另一方、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进行磋商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缔约上的过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这类行为主要是指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通常有以下情形: (1)未尽通知、协助等义务,增加了相对方的缔约成本而造成损失。 (2)未尽告知义务。 (3)未尽照顾、保护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人身、财产的损害。
-
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形式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形式如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2021.03.28 135 -
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具体的形式分别有: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情形;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情形;以及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的情形。
2021.01.01 204 -
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主观心理状态。 二
2021.02.17 164
-
缔约过失责任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类型是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
2023-03-29 15,340 -
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情形; 2、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情形; 3、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2022-05-15 15,340 -
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第一种类型是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
2023-04-25 15,340 -
缔约过失责任的表现形式构成条件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表现形式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
2022-05-13 15,340
-
01:12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有哪些有合同没有效力或被撤销的缔约过失责任和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两种类型。 具体表现: 没有经过同意,就撤回要约时的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之际没有尽到通知等各项义务,导致对方损失的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之际没有尽到保护义务,对方的人身权、物权受到
1,128 2022.04.17 -
01:11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有哪些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包括:1、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的;2、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的;3、实际上并不计划订立合同,恶意与相对方磋商的;4、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其他违反合同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当事
1,550 2022.04.15 -
01:02
哪些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以下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签订合同,恶意的进行磋商;假借指的是合同任意一方当事人根本没有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只是借口,旨在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2、故意隐瞒与签订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
1,5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