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有没有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是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并需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和主要部分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进行比对,还应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人民法院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二)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三)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判断商标相似的原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各项:1.一般购买人施以普通注意能够分辨的原则。如果两个商标具有相同特征而使普通购买人在施以普通注意力的情况下不能分辨,即为相似商标。例如家庭日用品的各种商标是否相似,应以家庭主归在购买商品时,施以普通注意力能否分辨为标准。所谓一般购买人包括最终消费者中间商但是不包括具有特别嗜好的鉴赏家。2.主体相似原则两商标是否构成相似,应就商标的总体加以观察,这一原则为多数国家所采用。3.隔离观察原则辨别商标是否相似,并非将两个商标放在一起仔细加以对比,而是隔离观察。隔离观察使商标的标记的某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变强,而使其余部分成为强烈意义的一种附加。4.知名度原则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商标或驰名商标,由于在相关公众中享有较高的认知度,其指示商品或服务产源的功能更为强烈。这类商标即使增加构成要素,因其中知名度较高的部分有强烈的指示产源的作用,难以改变相关公众对其产源的认识。
-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审查标准;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对比,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中分别进行。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商标使用在所对应的产品。
2020.12.04 186 -
判断商标近似的标准有哪些
判断为近似商标的具体标准: 1、一般消费者是否能轻易辨别; 2、主体构成是否相似; 3、对比观察是否难以区分; 4、知名程度; 5、法律规定的其他判断标准。
2020.01.11 138 -
判断商标近似性的标准有哪些?
判断商标近似的标准是: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并需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和主要部分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进行比对,还应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2020.07.17 116
-
能怎么判断商标近似呢,有没有法律规定
律师解答 可以判断为商标近似的情形是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近似;商标图形的构图、着色、外观近似;文字和图形组合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导致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
2023-11-27 15,340 -
近似商标的判断标准?
近似商标的判断标准 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标准: 一,人的标准。 即以大多数消费者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 二,地的标准。 在近似商标的判断中应根据地区的各种差异而异。 三,物的标准。
2021-08-02 15,340 -
判断商标近似的标准
判断商标相似的原则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各项: 1.一般购买人施以普通注意能够分辨的原则。 如果两个商标具有相同特征而使普通购买人在施以普通注意力的情况下不能分辨,即为相似商标。例如家庭日用品的各种商标是否
2023-03-16 15,340 -
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
判断为近似商标的具体标准: 1、一般消费者是否能轻易辨别; 2、主体构成是否相似; 3、对比观察是否难以区分; 4、知名程度; 5、法律规定的其他判断标准。
2022-05-16 15,340
-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665 2022.06.22 -
01:08
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将会以受贿论处。行为人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
1,665 2022.04.17 -
01:17
商标权使用规定有哪些
商标权使用的规定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希望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就应该以注册为前提条件。只有经过商标局审核批准以后,商标专用权才会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注册商标是具有有效期的。在我国《商标法》
2,5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