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亲属可以作为保证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可以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提供保证金。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保证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否则,因为如果其本人也是司法机关调查的对象,就难以保证他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2、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具体来讲,保证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对被保证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身体状况使其有能力对被保证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等等。是否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绝不能仅凭保证人本人的说法确定他是否有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3、保证人应当享有政治权利,其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就不能充当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4、保证人应当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在被保证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只要保证人与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没有关系,并且满足以上的条件,就可以作为保证人,因此,亲人也是可以作为保证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要保证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不论是否是亲属,都可以担任保证人: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亲属满足以下规定能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
父母可以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吗
可以,保证人只要满足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就可以。因此,父母可以做取保候审担保人。
2020.08.03 1,610 -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是亲属吗
亲属能担任取保候审保证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0.07.21 327 -
哪些人可以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
取保候审保证人一般是亲属、朋友。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权利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020.06.21 181
-
取保候审可以作为保证人吗
保证人作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负保证责任的行为人,法律规定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者怠于履行,对之就应当追究责任。那么取保候审保证人条件有什么?其实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必须同时具
2022-08-14 15,340 -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亲属可以代领吗
公安局下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亲属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保证人可以代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规定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二)发现
2022-04-01 15,340 -
取保候审保证人亲属可以代领吗?
公安局下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亲属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保证人可以代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规定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二)发现
2022-04-12 15,340 -
取保候审保证人亲属可以代领吗
公安局下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亲属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保证人可以代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规定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二)发现
2022-03-21 15,340
-
00:56
交保证金可以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可以取保候审,但其还应当具有以下情形之一:1、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孩子的妇女,对其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危险的;2、判处的刑罚可能是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3、判处的刑罚
2,155 2022.04.15 -
01:14
取保候审可以取消吗
在被取保候审人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况下,可以取消取保候审,对其进行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具体来说,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循下列义务: 1、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除非经过执行机关的批准; 2、在被传讯时应及时到案; 3、住址等重要信息
988 2022.05.13 -
00:55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保证人必须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并且,如果保证人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如果保证人没有履行上面讲的两项义务,经过有关机关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
1,84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