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公积金贷款才能买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是只能买房。 当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也可凭有关证明文件、资料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公积金。 如果住房是租赁的,每月的房租费用超出家庭工资收入并影响正常支出开销时,也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来补贴房租。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积金贷款不是只能买房,还可以用来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如果住房是租的,每月的房租费用超出家庭工资收入并影响正常支出开销时,也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来补贴房租。
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如下:贷款人到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对资料齐全的借款申请,银行及时受理审查,并及时报送公积金中心;公积金中心负表审批贷款,并及时将审批结果通知银行;银行按公积金中心审批的结果通知由请人办理贷款手续;公积金中心核准后即划拨委贷基金。
-
公积金贷款只能用一次吗?
公积金贷款不是只能用一次,如果还清首次公积金贷款就能进行第二次公积金贷款,但是需要符合相关条件,住房公积金管理局会对再进行申请贷款申请人名下房产数量进行调查,一般来说第三套房就不可以再进行公积金贷款购买了。
2020.10.02 182 -
公积金贷款只能用一次吗
公积金贷款不是只能用一次,如果还清首次公积金贷款就能进行第二次公积金贷款,但是需要符合相关条件,住房公积金管理局会对再进行申请贷款申请人名下房产数量进行调查,一般来说第三套房就不可以再进行公积金贷款购买了。
2020.11.08 177 -
外地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吗
外地买房能用公积金贷款。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条件如下: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 2、已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 3、有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有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所有债务月偿还本息额不得超
2022.04.14 519
-
买房只能用公积金贷款吗
不是的,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办理个人商业房贷。根据《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1条、第36条规定,个人住房贷款限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和城市居民修、建自用住房,不得用于购买豪华住房。换言之,个人住房
2022-02-15 15,340 -
只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吗
不仅仅是买房。自住房建设、改造、大修时,还可以凭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公积金。如果房屋出租,月租金超过家庭工资收入,影响正常费用,也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补贴租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2021-12-26 15,340 -
公积金买房只能用来贷款吗
住房公积金不只是用来贷款买房,还可以用于翻建,修建自住用房,部分地区可以用来租房,如果自身生活困难的。公积金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
2022-07-20 15,340 -
公积金贷款只能买房吗?
不是只能买房。当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也可凭有关证明文件、资料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公积金。如果住房是租赁的,每月的房租费用超出家庭工资收入并影响正常支出开销时,也可申请提取公积金来补贴房租。
2022-05-31 15,340
-
00:56
公积金提取后是否还能用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提取后,还能用公积金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单位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3年期以上或连续3年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 2、正常连续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 3、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4、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本息的能力;
12,344 2022.10.03 -
01:18
住房公积金如何才能全部提取
住房公积金能全部提取如下: 1、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办理公积金提取所需的相关资料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按照要求填写公积金提取申请书,并提交公积金管理中心所需资料; 2、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收到用的提取资料后,会对用户提供的资
2,110 2022.11.21 -
01:13
买房定金如何才能退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履行合同义务,购房者要向开发商交付一定的金额作为定金,以确保合同的进行履行。根据《民法典》和有关司法解释之规定,买房的定金能不能退还,要具体分析: 1、如果是由于购房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不能订立购房合同的,
496 2022.04.17